多年来,人们一直普遍认为高学历可以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在现如今这个高学历泛滥的时代,事情有了很多变化。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研究生扩招政策使得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这有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部分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条件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加,预计国内考研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内考生和家长将获得高学历作为对子女成才的现实期待。人们对高学历趋之若鹜,实际上是天然地将高学历与高价值、高地位、高工资“绑定”,因此考研“内卷”就形成了一种必然趋势。虽然国家政策倾向于培养高学历人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然而应试教育所呈现出“高分低能”的弊端,并非我们对“德才兼备”人才的筛选标准。
从就业角度来看,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事实上挤占了本就艰难的本科生就业机会,导致本科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待遇不及预期。这让很多本科毕业生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而不得不去读研究生,导致研究生规模更加大,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本科生不好就业去读研究生,研究生规模变大导致本科生更不好就业。
以下是部分985院校2023年的研究生毕业人数和本科生毕业人数的对比统计。一般而言,越好的大学,师资力量越强,硕士点博士点更多,研究生规模也越大,相对本科生的比率也越多。双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则要小很多。
研究生扩张是否应当,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
从正面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热门领域和新兴产业,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进入门槛甚至晋升的重要条件。
从反面来看,研究生扩张也可能存在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部分高校可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选择读研可能并非出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或职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受到就业市场压力或家庭期望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
另外,企业用人标准也是“考研风”的重要助力。部分企业的岗位招聘,往往不是基于实际需求去定招聘标准,而是一味的拔高要求。有些热门岗位明明专科生就能干,但招聘条件是硕士以上,恨不得拧螺丝的都招个博士生。甚至很多发达地区的基层行政机构,博士生都成标配了。大学生为了拿到心仪的offer,只有努力攀登更高的学历,哪怕本人并没有做学术研究的兴趣。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需要考虑读研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不是立志于科学研发,只是想找个更好的工作,用读研所花费的3-5年时间,在工作中成长锻炼,未必不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