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昌平君?秦国丞相,也是末代楚王,找到他的真名用了两千年

河山明志 2024-12-28 04:09:11

昌平君熊启(芈启),可谓是战国晚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大人物。在电视剧《大秦赋》里,很少见地描写了昌平君的主要事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

昌平君,原本是秦朝丞相,曾是秦王嬴政之下最具权势的人物。但最后他却背叛秦国并当上了楚王,甚至让秦军遭遇了统一前最后的一次大败仗,变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后一道障碍。

在这里,我们应该事先强调一点:昌平君熊启(也叫做芈启)的名字竟在史书上一直消失了两千多年,事迹也大多被史书遗忘。

在这里,我们结合史书和考古的线索,以及学者们的研究,先大致梳理一下昌平君的人生经历。

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二十七年),楚国太子熊完(后来的楚考烈王)被派到秦国当人质。后世分析,秦昭襄王按照习俗将女儿嫁给了熊完,生下了昌平君,另外还可能生下了昌文君。所以,昌平君应该是楚幽王(熊悍)、楚哀王(熊犹)和楚王熊负刍的兄弟。

昌平君自诞生后,就一直生活在秦国,为秦王效力。由于秦国和楚国一直有联姻关系,例如秦昭襄王母亲宣太后(芈八子)就来自楚国王室,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即后来的华阳太后也是楚人,两位太后都曾经权倾一时。因此,昌平君作为华阳夫人(太后)的亲族,再加上是秦昭襄王的外甥,所以后来有机会在秦国身居高位。

在平定嫪毐之乱时,秦王嬴政“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昌平君此时在秦国的地位,仅次于秦王和丞相吕不韦。吕不韦罢相后,昌平君升任丞相,并任职长达十年以上。在秦国攻灭韩国、赵国、燕国的时候,昌平君都是负责秦国行政的最高长官。

但是,当秦国出兵攻击楚国的时候,却发生了一次巨变。那就是原秦国丞相昌平君,在负责镇守陈地时,竟然叛变投向了楚国,导致作为秦军后方基地的陈落入楚军之手。在名为“城父之战”的这场大战中,李信指挥的二十万秦军腹背受敌,被楚将项燕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前遭遇的最后一次大败。

随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典故:老将王翦又向秦王要求指挥六十万大军攻楚。在王翦的指挥下,项燕的楚军最终被击败,楚王负刍被杀。楚国覆亡之际,昌平君在项燕支持下,当上了最后一代楚王,然后两人双双战死沙场,书写了楚国壮烈的一段悲歌。

“昌平君叛变”这个事件,可谓是战国后期最富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幕。不仅如此,昌平君事件还影响到了未来二十年秦朝的政局走向,甚至为秦国灭亡埋下了不少因果。这些暂时先不细说。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战国后期历史影响仅次于秦始皇的大人物,包括《史记》在内的所有史书,关于他的记载极为稀少,而且完全没有记录下昌平君的名字!

学者们一般认为,昌平君在秦国的地位和影响过于重大,内部牵涉关系极多。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曾指出:“秦俗多忌讳之禁”。在秦始皇焚书等一系列封锁言论行动中,昌平君的事迹甚至名字都销声匿迹。

《大秦赋》的剧情就展示了不少关于昌平君事迹的新看法,例如认为秦王嬴政的正室夫人就是昌平君之女,长子扶苏就是芈姓熊氏夫人所生。这个说法也解释了若干历史谜团,包括秦始皇的皇后为何史书没有记载,长子扶苏迟迟不被秦始皇立为太子等等。

正由于昌平君成为了秦始皇最痛恨的对象,所以他的多数事迹都被秦国史书刻意隐瞒。《史记》也只记载下一些流传的只言片语,包括昌平君参加过平嫪毐之乱,当上楚王等短短几句而已。更多秦国历史的细节,都是比照各种史书和考古发现,才逐一被解读出来的。

那么,昌平君的名字“熊启”或“芈启”,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实际上,昌平君的名字直到1982年才通过考古研究被发现。

当时,天津市文管所从蓟县发现的一批破铜烂铁里,找到了一件残破秦式铜戈,铜戈上刻有铸造时留下的铭文“十七年,丞相启、状造,合阳……”。这是两位当时秦国丞相的名,分别是启和状。

蓟县属于燕国地盘,只有战国中后期可能出现秦国兵器,而战国后期只有秦昭襄王和秦王嬴政在位超过十七年,再对比符合时间的秦国丞相。最终确认,铭文所留下的两个秦国丞相名,只能是右丞相昌平君,和左丞相隗状(隗林),秦国以右为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昌平君被罢相后,隗状升任为右丞相,这在史料中也有明确记载。

至此,昌平君的名字才被发现叫作“启”,由于他是楚国王室出身,所以为芈姓,熊氏。这也是电视剧《大秦赋》里昌平君被称为“芈启”的由来。所以说,昌平君战死后足足花了两千年,后人才找到他的真名。考古在历史研究中的巨大价值,由此可见。

千古之谜虽然被破解了,但是昌平君熊启波澜壮阔的一生,给历史留下的印迹仅仅《大秦赋》所提到的这些吗?事实上,我们还是严重低估了他的影响。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