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板到书法家,连续三届入选国展,靠的是勤奋更是思维

四海易文字 2024-05-29 05:01:00

脚下有大地,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而拼搏的人往往是幸福的,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人生一大乐事。

敖启权老师是三届国展的入选者,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连续三届入选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了解敖老师的人都知道他付出了很多,为了追寻自己的书法梦想,逐渐放手经营了20年的公司,从一线退出二线……敖老师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只手抓两条鱼,对于普通人而言,重心放在哪边,哪边更容易出成绩。自少年起就有了书法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阅历让自己有了新感悟,放下企业并不是放下自己,而是收拾心情,重新开始。

我们来欣赏敖老师十三届国展作品(上图),这件作品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取法魏碑加于右任书法的融合,于右任是近代以碑入行、以碑写草的大家。敖老师这件作品有很浓的于右任书风,当下的国展,楷书基本上是魏碑的天下;行草书写碑风格的作品还是有限的,国展作品而言,写赵的(赵之谦)还是要多一些,借鉴于右任书风的国展作品,敖老师显然是成功的。

这个成功不光是指创作了十三届国展这件作品,重要的是继承传统时所拥有的创作思路。

一:上寻下探的学习方式

敖老师早期从《张猛龙》入手,龙门二十品沉浸的时间最长,行草主攻二王、颜真卿,喜刻石,篆刻上造诣也很深厚。清末民国碑风兴起,涌现出一批写碑高手,于右任显然是佼佼者之一,追求于的风格,一是感悟到大师的书法魅力,二是从魏楷到行草书的延伸,沿着先贤们所走的脚步同一体系中进行探索———书道同行

下图:于右任作品

二:书法创作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书法创作的心境无非只有两条道路:

一是:性情所出,随感觉挥就

“书无意于佳乃佳”出自苏轼《论书》的理解,贴近自然书写的一种状态,自由的笔下显现出率意、天真、浪漫等。如怀素《自叙帖》引许御史评草书云:

志在新奇无定则,

古瘦漓骊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

醒后却书书不得。

二是:意在笔先,下笔心中有数

王羲之《书论》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王羲之这一观点,表达了书法创作先集中精力,沉静思考,构思字形变化及章法的谋篇。做到意在笔先,笔下有出处,心中有盘算,这样整体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有书者问这两种创作方式,不是自相矛盾吗?书法本身就是一种包容的艺术,制造矛盾和统一矛盾的艺术。笔者认为,小作品适合于前者,大作品适合于后者。手札、小品、信函、册页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性情;巨制大作,特别是展览性的作品,作品“大局观”,作品的主次,这类作品需要有意在笔先的概念。对于国展作品而言,不是每个人平时学习和创作时都是八尺大作,这类的作品除了展览,朋友的馈赠,家庭的悬挂是缺少实用性的。

大多的书者在书法创作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暂时的放下,身心得到调整后,看待事物也许会有新的思想。此时的不放弃,心中有佛,总有一天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敖老师的方法就是,将创作的作品挂起来,生活之中长期的观察,加上平时临帖技巧的提升,阅历的增加,这件作品变成了自己熟悉的“朋友”,创作时加以改动,改了再挂,挂了再改,这就是对待艺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道德经》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待人生事物以及对待艺术创作,明智的人,能够注意到细微之处,善于发现事物的根本。艺术的修养艺术的技法都是靠平时积累,再细微的提升,岁月的更替,聚水成川,有志者事竟成,也许是敖老师屡入国展的原因吧!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