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一首激昂诗,道尽赤胆忠心,人生路上要保持骨气和尊严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8-23 21:34:42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登采石矶》

清·张之洞

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在当今现实社会里,经常听到有人说:“做人要圆滑”。

也就是在人生路上学会八面玲珑,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游刃有余。

用比较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中庸”。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也有的人如同竹子,宁折不弯一身正气。

这种人坚守着内心的原则与底线,即便前路布满荆棘,也绝不妥协于世俗的圆滑之道。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强大并非是能在复杂的人际网中游刃有余,而是能在风雨飘摇中,依然能够挺直腰板,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这样的品质,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他们像是一股清流,提醒着人们,在追求成功与效率的同时,不应忘记初心,不应丧失那份对正义与真理的执着追求。竹子在风雨中更显坚韧,他们的坚持与不屈,也让周围的世界多了几分温暖与力量。

他们相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圆滑处世,而在于如何以正直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以真诚的心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偶尔遭遇误解与孤立,那份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也会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所以,再次听到“做人要圆滑”这样的言论时,不妨也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另一种更为高尚的生活方式值得去追求。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不仅仅要学会适应,更要学会坚守,像竹子一样,宁折不弯,一身正气,活出自己的精彩与尊严。

晚清诗人张之洞,也因此写了一首《登采石矶》,在慷慨激昂中,表达了自己的赤胆忠心。

02

张之洞,晚清名臣,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廿六岁中会试的探花。妥妥的学霸。

进入官场后,他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有人概括他的一生,主要做了四件大事,搞教育、办实业、练新军、抵外辱。

在甲午战争中,他阐述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可惜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纳。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他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这首诗就是他乘舟经采石矶时所作。

“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这是他引用典故,表达自己抗击外辱的决心。一个“艰难”,一个“慷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看法,并且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笔锋一转,张之洞感到深深的叹息。小小的弹丸之地,又不是天堑般不可逾越,可是庙堂上平时灼灼逼人,嚣张跋扈的那些肱骨之臣哪去了?在朝廷危难之际,有人主张投降,有人希望和谈,更多的是恐惧与慌张,没有一点骨气和尊严。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这又是一个典故,是弃官重新被重用的故事,他是借这个典故,一方面希望大家同仇敌忾,一方面鼓励有志之士都勇敢地站出来为朝廷效力。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这是诗人的一种忧心,充满了惆怅和悲凉。对于时势,既忧虑时局,又担心后继乏人。

03

落后就要挨打!张之洞深知这一点。只有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才能真正地强国富民。因此,他倾注心血于各项工业建设之中,力图通过实业救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位晚清重臣,以其卓越的远见与不懈的努力,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深知教育乃国家之根本,于是在武汉创办了自强学堂,这不仅是培养新式人才的摇篮,更是他改革图强理念的实践之地。

自强学堂的设立,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还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开放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才俊,他们后来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除了教育领域的革新,张之洞还大力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汉阳铁厂的建立便是其标志性成就之一。这座近代化的钢铁企业,不仅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钢铁垄断,更为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张之洞也是一位文化上的守护者与创新者。他积极倡导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如修复黄鹤楼、编纂《书目答问》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他并不固守传统,而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以图文化上的革新与进步。

在张之洞的影响下,晚清社会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无论是科学技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思想,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他的一生,是不断探索与奋斗的一生,他的事迹与贡献,将永远镌刻在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之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04

张之洞这首《登采石矶》的激昂诗,也道尽其赤胆忠心,并且告诉世人,人生路上要保持骨气和尊严。

张之洞以诗言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更激励了无数后来者,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挺立不倒,坚守内心的信念与原则。他的《登采石矶》仿佛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益所动的伟岸身影。

回望历史长河,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受到这份精神的感召,前赴后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或是在朝堂之上直言敢谏,以民为本,力求国家昌盛;或是在边疆之地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守护每一寸土地;又或是在文化领域深耕细作,传承文明,启迪民智。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骨气与尊严,让张之洞的诗篇跨越时空,依旧振聋发聩。

现在的人们身处和平年代,虽然无需再面对烽火连天的战争,可是在面对生活的挑战、社会的压力时候,那份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依然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无论是面对职场的竞争,还是生活中的种种不易,都应铭记张之洞的那份赤胆忠心,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不为外界所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以《登采石矶》为鉴,不仅在人生的高峰上豪情万丈,更要在低谷时坚守信念,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这份骨气与尊严,成为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2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