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河北|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人民网“行进中国”河北调研采访团
填补了我国狂犬病毒单抗空白的新药迅可;中国首个在美国上市的高血压新药玄宁;解决中国疫苗研发“卡脖子”难题的CpG佐剂……
走进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映入眼帘的是种类繁多的河北药企生产的各类创新生物药、现代中成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品。一方展厅,见证了河北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我们既有当地企业进行创新转化,还吸引了许多外地创新成果在石家庄落地。”对于展厅内的河北生物医药企业,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文富如数家珍。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内陈列的河北本土药企研发生产的药品。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展台最上方,一只玻璃瓶如拇指般大小,里面装着白色药粉。“这是华普生物研发的,被称为下一代疫苗的‘发动机’,乙肝、流感、狂犬等疫苗用上它,就能让抗体提早产生。”刘文富介绍。
“我们是世界仅有的2座拥有多条自主知识产权的CpG序列产品生产工厂之一,解决了中国在CpG佐剂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华普生物全球研发总裁王辛中说。
拿下这项核心技术,华普生物用了20多年。“在以微克计的CpG佐剂中,万分之一的杂质都不能有,反复尝试过上千条CpG佐剂序列后,我们终于成功筛选出5条。”王辛中介绍道。
2023年9月,凭借华普生物对CpG佐剂的持续攻关,让他们在石家庄投产就收获了来自美国药企的订单。
过去一个时期,河北生物医药产品多以原料药为主,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逐渐失去原有优势地位。2023年,河北出台若干措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支持研发创新、开通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在各项措施的合力助推下,石药集团、神威药业、以岭药业等药企在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乘“新”出海步伐加快
走进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一片静谧,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台前专注操作。
“依托全球领先的纳米制剂药物平台等8个创新研发平台,我们组建了由2000余名科学家组成的全球研发团队,有17个创新药在海外开展临床。”石药集团石家庄药物研究院院长梁敏介绍。
2019年12月,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玄宁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新药上市申请,这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高血压新药。
2024年7月,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抗体药物偶联物SYS6023的试验性新药(IND)申请获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石药集团科研人员在进行药物研究。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创新药“出海”,石药集团并非一枝独秀。近年来河北药企国际化动作频繁,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药迈出国门、进入全球市场——
华北制药积极加强国际市场开拓,2022年该公司通过国际认证3个,实现海外市场销售15.89亿元;以岭药业加快中医药“出海”步伐,公司创新专利新药通心络、参松养心、八子补肾等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以河北药企为代表的中国药企正加速“走出去”,推动中国创新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集群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一角,墙上挂着数十块代表性企业铭牌,右侧却还有十几块“白板”。刘文富解释,“空白区域留给将来入园的创新型企业。”
行走在生物医药园,许多新建的药企正逐步充实“空白区域”。目前,总面积2.8万亩的生物医药园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近300家,构建起集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系统。
共享实验室、定制办公区……位于医药园核心区的中央创新区,被称为“孵化”科创梦想的地方。今年3月,石家庄诺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公司负责人付敏介绍,“有了共享实验室,先进的高端仪器可以按次使用,在这里我们能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多的创新。”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努力打造‘中国好药·石家庄造’产业名片。”刘文富信心满满。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10.6%。
近年来,河北正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9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现代中医药等8个产业集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深化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合作。”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医药工业处处长毛红领表示,三地将增强生物医药产业协作互补发展能力,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招商合作,共同打造领先的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张玉珂、冯亚涛、刘云、朱延生、田晓丽、赵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