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临终遗言,揭秘救孔融不投刘备:刘备下辈子也赢不了曹操!

汉史钩沉 2024-09-03 23:35:37

太史慈是刘备错过最大的名将,在北海救孔融时,两人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还是太史慈有求于刘备,以刘备的人格魅力,为什么没有收服太史慈呢?太史慈临终遗言,道出了生平志向,也揭秘了不会投奔刘备的原因!

太史慈与刘备结缘,来自于孔融善待了太史慈的老母。太史慈母亲听说黄巾军管亥围困北海,就让儿子去为恩人解围报恩。太史慈知道孤身一人前去凶多吉少,在家陪伴老母三天之后,才置之死地而后生奔赴北海。

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逼。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三国志》

黄巾军军纪废弛,开始围城并不严密,太史慈趁着夜色就溜了进去。所以太史慈请求趁敌不备,带兵突袭黄巾军解围。但孔融不听太史慈的,觉得这样太冒险,只愿意守城等待外援。孔融贻误了战机,导致黄巾军越聚越多,北海却没等来援救。

孔融这时候急了,只能派人去平原请刘备支援,但此时黄巾军已经警惕起来,无人敢去、只有报恩的太史慈冒死前行。这时太史慈也不敢硬冲了,他先是带两个人出城练箭,什么也不干再回城,第一天黄巾军很警戒。

第二天见是太史慈就松懈了,等到第三天就没什么人注意了,太史慈趁机纵马冲出,连续射倒数个追兵,终于突出重围。可见太史慈不仅勇猛,而且足智多谋,是个有勇有谋、善于抓机会的人才。

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  ——《三国志》

太史慈游说刘备的话也很有水平:我太史慈不过是东莱无名小卒,与非亲非故更不是乡党,只是志趣相投,就出于义气共患难。如今管亥作乱,北海危在旦夕,因为刘使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所以我太史慈才突出重围,万死之中把北海和自己的命都托付给使君啊!

一番话语有礼有节、情真意切,丝毫不提自己是为了报恩,而且把刘备拔高到了众望所归的高度。所以刘备听完也感叹道:“孔北海竟然知道世上有刘备吗”?

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三国志》

当即抽出三千精兵,跟着太史慈一起救援北海,黄巾军听说援兵来了纷纷溃散。但救完北海之后,太史慈既没有投孔融,也没有投刘备!孔融好理解,优柔寡断导致黄巾军越聚越多,太史慈看在眼里。

但太史慈却知道刘备有仁义之命,愿意舍命突围向刘备求援,为何却不愿意跟随刘备呢?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三国志》

太史慈离开刘备,去投奔的是扬州刺史刘繇,同为汉室宗亲、官爵远远高于刘备。就知道太史慈认可刘备,却离开刘备的原因了——你人很好,但你给不了我未来!

起点太低,这就是刘备最大的短板,也是他永远都斗不赢曹操的根本原因。孟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我们大家想象,究竟是追求大义名分的人多,还是追求实际利益的人多?

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孙楚牵招碑》

太史慈并不是刘备错过的是一个人才,牵招和刘备一起长大,刎颈之交的发小。都先投袁绍、后投曹操,这样的感情都吸纳不住人才你说刘备少了什么?肯定不是人格魅力,不然怎么会刎颈之交,只能是平台、待遇太差。

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三国志》

田豫也是类似,作为刘备的小迷弟,刘备对他很好。但一听刘备要去豫州做刺史,就以母亲老迈辞行,刘备也只能挥泪说:“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后来这哥们活到82,一直镇守曹魏边疆,把轲比能都打败了,一直跟着刘备岂会蜀中无大将。

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 ——《三国志》

尽管田豫是刘备小迷弟,他无限崇拜刘备这个人,却也认为:“能平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家族”!起点太低、没有底蕴,荆州之前连个继承者儿子都没有,谁会认为这是能得天下的气象?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陈登

雄姿杰出、王霸之略,陈登多崇拜刘备个人魅力,但刘备守不住徐州。陈登拖家带口几百人,也不可能跟着刘备。

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 ——《三国志》

陈群,后来曹丕的托孤重臣,“九品中正制”开创者一样跟过刘备。陶谦病死,刘备去徐州前人家就劝:“袁术太强了,去徐州你们会正面碰撞。吕布再背后偷袭,您去徐州也会一事无成”。后来刘备、关羽去抵挡袁术,吕布偷袭、张飞失徐州和陈群预料一模一样。

所以刘备前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遇到很多人才,都因为起点太低、底蕴太差全部错过。就像太史慈临终遗言所说: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带七尺之剑(东汉只有“大树将军”冯异有此殊荣),以升到天子阶下近臣。如今志向未成,奈何却要死了啊!

可见太史慈离开刘备,根本原因也是当时的刘备身上,他看不出任何得天下的迹象。乱世之中,绝大多数人求得都是功成名就,他们敬佩刘备却不跟随刘备,就像一个公司文化很好、却发不起工资一样。

与其说是刘备输给了曹操,不如说是刘备输给了曹氏宗族,这种底蕴差距是无法弥补的。有本钱的只会越做越大,没本钱的能像刘备抓住机遇,割据蜀地已是千难万难。这就是刘备虽屡战屡败,却终成昭烈之名的原因——千难万险,虽败犹荣!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