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民国的洋楼和明清的四合院,中国五十年代的建筑都是的火柴盒式的筒子楼,样子难看住的也不舒服,是那个时候的人不懂审美和设计么?
中国五十年代是全盘学习苏联的时期,而苏联的建筑就是清一色的方块结构。其设计理念在于简单和实用,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消除社会差异。(当然苏联后期的特权阶层的形成背叛了这个信仰,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苏联人的初衷是如果想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极简主义和实用主义是最明智的选择。
实用主义最重要的目的是最大化输出。 在为200个家庭建造一个住宅区时,如果你还有100万元,你会用它来装饰外墙还是再挤进十个家庭? 当然,你会选择建更多的房间。
输出最大化的同时要最小化输入。 和苏联一样新中国早期建设的主要关注点是重工业和国防。当时的世界充满了敌对的资产阶级国家。 在住宅建筑上花费的越少,就越能投资于国防工业和军队建设。
之前说过苏联的设计理念是要体现平等和消除社会差异。过度关注设计和人体工程学导致一些人住在“酷炫”的房子里,有些人住在“丑陋”的房子里。 因此统一的设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平等表现。
筒子楼方便治安管理。火柴盒式筒子楼的社区比带有院落和花园的建筑更方便警察进行治安管理。笔直的外墙、视线清晰的社区以及没有曲折的长走廊几乎没有给罪犯、颠覆分子和敌特人员留下什么藏身之地。
此外苏联的设计原则还有一个不便明说的目的,方便社会控制和监控。邻里间的居民委员会组织学习和社区集会要容易得多。 通过居委会、清洁工和各种“朝阳群众”来控制居民也更容易。
五十年大院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最大化社交互动。 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经常会回忆当时邻里热络的集体生活。职业密度高的统一住房增加了人们的公共空间和共同话题的同时,也减少了个人的私密空间和追求不同的欲望。
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性。 密集的城市地区减少了人们在运输途中花费的时间。同时统一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也最大化了建筑生产的规模效应。总之一切都是为了社会的高效运转和发展服务。
同时也打击了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祸端的消费主义(五十年代消费主义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经济危机的根源)。 人口稠密的居民楼,没有设计停车的地方,不利于使用私家车。 狭小的生活空间也使人们在不必要的消费上花费更少,因此人们可以以更简朴实用的方式生活。
作为时代的产物,苏联式的那种极致的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理论全面影响了新中国五十年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建筑只是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更广泛的影响在教育,文化,思想乃至着装,塑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
#讨论苏联# #001建筑# #俄式老建筑# #近现代史迹# #701工程# #晒一晒五十年代老照片# #中国五十年代建筑# #筒子楼长什么样# #谈谈60年代# #爆料# #讨论苏联# #我要上头条# #说说六十年代#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