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纵司令换将频繁,对他来说谁当都一样,打心眼佩服首任司令战绩

从阳化石 2024-11-06 03:44:33

东北民主联军在1948年3月,已经组建12支野战纵队。

12支野战纵队是在不同时间成立,1946年组建1纵、2纵、3纵、4纵、6纵;1947年组建7纵、8纵、9纵、10纵;1948年组建5纵、11纵、12纵。

8纵、9纵、11纵都是过去冀察热辽军区部队改编而来,在解放战争之初隶属于晋察冀,1947年春才划归东北军区。下辖的部队主力组建8纵、9纵以及11纵。

说到这3支部队,也就8纵换将频繁,司令员从黄永胜到段苏权,再到黄永胜,后是陈伯钧等。

8纵在没有成立之前是热辽纵队,一直在冀热辽军区打仗,虽然是主力部队,但也算是地方主力。

该纵成立后,就迎来秋季攻势。8纵在二战杨杖子战役中,打得是相当出彩,一仗歼灭一万多人敌人。这是部队成为野战军后第一个打胜仗,不仅仅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对东北形势有很大意义。《东北日报》发表说杨杖子战斗让陈诚栽大跟头,把对方的部署全打乱了。

对于8纵打硬仗后,总部给予通报嘉奖,在纵队指战员中,对司令员的军事才能非常佩服。但他在纵队2个月多月就被调去哈尔滨,调来了段苏权。

段苏权也是冀察热辽军区二级军区司令,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长期担任政治工作,如今转为地方军事干部,指挥野战纵队作战。

对于他是否胜任,底下师长们没有太多感觉,作为24师师长的丁盛回忆到:谁当司令员他们并不很在意,因为他们很少到纵队司令部开会,接触不多,上级下达作战指令,他们是指哪打哪。

不过从军事水平来说,首任司令员确实实力很强,能打硬仗,杨杖子战斗可以与敌人的兵力是一比一,势均力敌。往常作战时,部队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而此次消灭掉敌人,尤其是敌22师是主力中的主力,能将其歼灭不容易,这需要指挥员的指挥得当才行。

段苏权在政委和丁盛眼里是一个不错的人,讲原则,做事本分。在军事方面有些欠缺,这不是其他得出的结论,而是在辽沈战役开战前,罗政委把纵队政委、参谋长等人叫去谈话,希望他们发挥集体作用帮助段司令,他缺乏作战经验,而大兵团作战又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追赶上的。

在锦州攻坚战中,作为8纵来说,也是第一打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在作战方面多次被点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指挥员经验不足导致的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辽沈战役后,段苏权留在后方,没有跟着部队挺进关内,上级把黄永胜从6纵调出来,继续担任8纵司令。平津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打得火热,而丁盛部为该纵的攻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纵队首长指挥行不行,也反映到作战部队的执行情况,22师因轻敌突破一个方向非常缓慢,丁盛24师在很短时间就取得攻坚效果,出色完成任务。

平津战役结束后,上级调陈伯钧担任军长,对于谁来担任纵队负责人,丁盛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变化,但他对首任司令作战能力的情况表示钦佩,治理部队有一套,而且打仗方面不含糊。

实际上,无论是高级指挥员,还是中级,甚至是下级,要想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只靠为人处事好是没有太大作用的,要靠实力说话。有人打仗可以用微小代价取得大胜利,大家自然佩服和拥护;如果打仗拼死亡,大家并不认为对方能力有多强。

1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