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开会,偶遇一女青年,对方拿出本子请主席签名,主席笑了

雾意岛与 2024-11-11 22:19:09

五十年代治淮铸就铁娘子

1951年金秋,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现场,23岁的特级治淮劳模李秀英遇到了令她终生难忘的一幕。当时正值会议结束,毛主席健步走来,得知她是治淮模范后,亲切地与她攀谈起来。怀着对领袖的崇敬之情,李秀英大胆请求主席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签名。只见毛主席欣然应允,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座位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珍贵的瞬间被摄影记者永远定格,而这个签名本也成为了李秀英家族永远珍藏的"传家宝",见证着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这位年轻的治淮英雄,就此开启了她传奇而不凡的人生篇章。

1927年的安徽颍上,一个叫五里墩坊的小村庄里,出生了一个女婴。因为舅舅家没有孩子,这个女婴在四岁时被过继给了舅舅家,改姓李,取名秀英。

在那个年代,家境虽然清贫,但舅舅一家待她如掌上明珠。到了18岁,李秀英嫁给了冯学永,第二年生下了大女儿,日子虽然不富裕,却也安稳平静。

命运的转折在1946年悄然而至。那一年5月,国民党挑起内战,冯学永被强行拉去当兵,从此杳无音信。李秀英独自抚养女儿,在困苦中坚强生活。

1950年的夏天,淮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洪水无情地冲垮了堤坝,淹没了村庄,990多万人流离失所,4350万亩良田遭受灾害。

灾情牵动了中央领导的心。毛主席在看到安徽的灾情报告后,立即批示要在秋季开始组织大规模治淮工程。短短两个月内,毛主席三次下达指示,要求尽快开展治淮工作。

第二年春天,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三百万民工投入到这场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中。在这支浩浩荡荡的治淮大军中,就有二十出头的李秀英。

面对工地上有人质疑女人干不了重活的声音,李秀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她带领26名妇女组成了"女子突击队",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人们的偏见。

治淮工程中,李秀英带领突击队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她们抬道轨、挖泥土、推独轮车,脏活累活样样不落。李秀英更是以身作则,一天能抬断四根扁担,肩膀肿得像馒头一样。

在润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闸时,工地人手紧缺。李秀英毅然将三岁的女儿交给家人照看,全身心投入工作。即使累倒在地,她也拒绝了同志们让她回家休息的建议。

这样的拼搏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来到工地,将李秀英作为重点拍摄对象。她的事迹在工地上广为传播,很快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和"治淮一等功臣"。

李秀英的形象登上了1951年第9期《人民画报》的封面。这个年轻漂亮的劳动模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中国妇女的巾帼风采,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治淮英雄。

劳模出席政协展巾帼风采

1951年金秋,北京迎来了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来自安徽的特级治淮劳模李秀英,作为农业水利系统的劳动模范代表参加这次盛会。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会议,汇聚了全国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会议现场,领袖人物悉数到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会议。

连续三天的会议,李秀英认真听取每一位代表的发言。代表们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工作成就,展现了新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的下午,议程接近尾声。代表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会场。李秀英整理好资料,站在座位旁等候离场。

就在这时,她看见毛主席正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李秀英站在原地,注视着这位伟大的领袖人物。正当毛主席即将从她身边经过时,一位工作人员向毛主席介绍说:"主席,这位就是特级治淮模范李秀英同志。"

毛主席立即停下脚步,转身面向李秀英。他主动伸出右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毛主席同李秀英亲切握手,赞扬她是治淮的大功臣。

在交谈中,毛主席详细询问了淮河治理的进展情况。他关心地问起了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状况,显示出对基层群众的深切关怀。

整个对话过程中,毛主席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李秀英的每一句话。李秀英把工地上的情况一一向毛主席作了汇报。

在谈话即将结束时,李秀英鼓起勇气,从包里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她恭敬地递给毛主席,提出想请主席签名的请求。

毛主席欣然答应了这个请求。他在第一排靠走道的座位上坐下,接过李秀英递来的本子和笔。翻开本子的扉页,毛主席开始认真地书写。

这一刻,会场里的其他代表都停下了脚步。一位摄影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珍贵的瞬间,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定格了毛主席为基层劳模签名的温情时刻。

毛主席在本子上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笔走龙蛇,遒劲有力。这个签名不仅写在纸上,更象征着党中央对基层劳动模范的肯定和关怀。

这次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的经历,让李秀英倍感荣幸。她把这个笔记本视若珍宝,珍藏在身边。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签名,更是激励她前进的动力。

同一天,在妇女代表的聚会上,李秀英又遇到了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当时的治淮副总指挥钱正英把李秀英介绍给邓颖超认识,三人还一起合影留念。

随后,邓颖超也在李秀英的笔记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笔记本承载着两位伟人的亲笔签名,见证了新中国领导人对基层干部的关怀。

这次北京之行,让李秀英收获满满。她不仅得到了毛主席的亲笔签名,还结识了许多其他劳动模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会场一隅签名留珍贵瞬间

在毛主席落笔的那一刻,会场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摄影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个瞬间:毛主席身着中山装,坐在靠近走道的座位上,右手握着钢笔,目光专注地在本子上书写。

在毛主席身旁,李秀英身穿一件朴素的棉衣,站立在一旁,面带微笑注视着这一幕。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对领袖的敬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毛主席的签名遒劲有力,笔画间透露出坚定和力量。三个字在纸页上熠熠生辉,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个签名,成为李秀英日后奋斗的精神支柱。

李秀英小心翼翼地接过笔记本,双手捧着它,生怕弄皱了这珍贵的签名。周围的代表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睹毛主席的亲笔签名。

这个场景被多位摄影记者抢拍下来,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情瞬间。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弥足珍贵,记录下了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画面。

在场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也被深深打动。他们见证了一个平凡劳动者与伟大领袖之间的真挚互动,这种场面在当时并不多见。

李秀英把这个笔记本视如珍宝,从此随身携带。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这个本子都成为她前进的动力源泉。

本子的扉页上,毛主席的签名是那样醒目。李秀英把这一页特意取下来,装裱在一个金色的相框里。这个相框被摆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这个签名不仅是对李秀英个人的鼓舞,更是对全体治淮工人的激励。它象征着党中央对治淮工程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领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在此后的岁月里,每当有人来到李秀英家中,她都会把这个签名展示给客人看。讲述这段往事时,她的语气中总是充满了自豪。

这个签名本逐渐成为了李秀英家族的"传家宝"。子孙后代们从这个签名中,感受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领悟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随着年代的推移,这个签名本见证了李秀英一家的成长变迁。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寄托着一代代人对党的忠诚。

李秀英经常对家人说,这个签名不仅是毛主席的墨宝,更是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她要把这份珍贵的礼物永远保存下去。

岁月流逝,但这个签名本始终保存完好。它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普通劳动者与党的领袖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李秀英家中,这个签名本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收藏品,更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它教育着后人要永远记住党的恩情,继续为人民服务。

七旬夫妇续前缘铸就传奇

从北京回到安徽后,组织上安排李秀英到省水利厅学习。在学习期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虽然戴着全国劳动模范的光环,李秀英依然保持着朴实的本色。她在省城合肥安心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本职岗位中。

命运的转折在1952年悄然而至。在福建泉州的解放军驻地,一位连长在观看纪录电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时,被银幕上熟悉的身影惊呆了。那个出现在电影里的特级治淮劳模,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妻子李秀英。

这位连长就是李秀英的丈夫冯学永。当年他被国民党强行抓走当兵,后来加入了解放军。十年的分离让他担心妻子已经改嫁,一直不敢与家里联系。

在战友们的鼓励下,冯学永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1955年春天,这封千里迢迢的家书辗转到了李秀英手中。看完信的李秀英立刻请假南下。

在泉州火车站的站台上,分别近十年的夫妻终于重逢。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妻紧紧相拥,泪水模糊了彼此的视线。

为了家庭团聚,李秀英放弃了在安徽水利厅的工作。她带着全家搬到了福建南安,在当地一家化工厂担任车间主任。

此后的岁月里,李秀英成为一名随军家属。随着丈夫的调动,她辗转三省五地,但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每到一个新单位,李秀英都会把毛主席签名的故事讲给同事们听。这个签名激励着她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保持着劳模的本色。

1982年,年过半百的李秀英光荣退休。退休后的她并没有闲下来,而是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和国防教育讲解员。

只要有单位邀请,李秀英就去作报告、讲党课。她把自己参与治淮的经历,把毛主席对人民的关怀,都一一讲给后人听。

随着年龄增长,李秀英的精神却越发矍铄。2021年4月,94岁高龄的她专程赶到安徽阜南王家坝,重温当年治淮的峥嵘岁月。

站在淮河岸边,看着两岸的美好风光,李秀英感慨万千。曾经"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如今已经变成了富饶的大粮仓。

如今的李秀英,已经是一位95岁的老人。她的家庭四世同堂,儿孙满堂。在她和丈夫冯学永的影响下,子孙们纷纷投身军营和警营。

李秀英有一句朴实的家训:"我们是党的人,要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这句话成为了全家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她的子孙们都以这位劳模祖母为榜样。他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上一代的精神品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