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第一都城:西周金文改写认知,吴国第一都城在苏北?

诸史 2024-07-28 01:11:06

按照传统理解,吴国位于长江下游,前期定都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定都于如今苏州。无论前期、还是后期,吴国都与定都于绍兴的越国相邻。

既然吴越相邻,正常来说理应矛盾不断,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但奇怪的是,早在阖闾之前,吴越相邻500余年,史书上却没有记载一次吴越战争,然而到了阖闾时期,吴越开始频繁爆发战争,之所以如此,是史料的缺失(没有记载此前的吴越战争),还是另有原因?

上个世纪,江苏镇江出土一件西周青铜器,上面铭文改写认知,原来吴国初都并不在梅村或苏州,而极有可能在江苏北部。也就是说,吴国是逐步向南扩张,大概在阖闾时期才与越国相接,于是才有吴越之战。

1954年,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当地农民翻地时,无意中挖出周康王时的“西周俎(宜)侯夨(cè)簋”,上面共有铭文120余字。

铭文核心内容为:“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王卜于俎,入土南卿(乡)。王令虞侯矢曰:迁侯於俎,锡(通“赐”).......锡在俎王人十又七姓......俎侯大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其中,铭文中的“俎”(zǔ),有的学者解释为“宜”(甲骨文字形像砧板上放着两块肉的样子,本义为菜肴或祭名),有的解释为“俎”(本义为切肉砧板或盛放祭品之器物),总之这两个字本身就具有相似性,故而现代学者解读存在分歧。

关于该铭文的解读,有以下几个重点之处,详情见下:

首先是“虞侯”

西周俎(宜)侯夨簋讲述的是周康王改封“虞侯”,就是将“虞侯矢”从“虞地”改封到“俎地”,后世“俎侯大扬王休”铸造青铜器纪念“虞公父丁”。但问题是,虞公是谁?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虢国大夫宫子奇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用”,逸周书记载“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说明姬昌二伯为“虞仲”或“虞公”,大伯为“泰伯”或“太伯”。因此,西周俎侯夨簋中的“虞公”,理应是虞仲后代。

也就是说,所谓泰伯奔吴,其实奔到“虞地”,由于泰伯无后,故而弟弟仲雍成为“虞公”,到了周康王时,将“虞公”后人改封到了“俎地”。

笔者认为,以逸周书对泰伯、仲雍称呼来看,泰伯奔吴之初,应该不在“虞地”,否则应该称呼泰伯为“虞公”。因此,实际情况应为泰伯奔到一个小地方,随着周人逐渐强大,后来在泰伯去世后,将仲雍改封在虞地,故而泰伯叫“太伯”、仲雍却叫“虞公”。

下图虞字演变可见,虽然不能武断的说“虞通吴”,但虞与吴两个字的确存在联系,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从“俎国”或“虞国”最后变成了“吴国”。

其次是“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

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献都证明,周成王时有过周公东征践奄,其中商奄就在山东曲阜一带。后来,原本位于河南的鲁国,又被加封商奄地区,鲁国都城迁到曲阜,因此“鲁地”原在河南。

但周公东征践奄后,没有任何资料说明还有继续东征,或向江苏方向征讨。也就是说,东征商奄应是周初东征的终点!

其实,竹书纪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周穆王时徐戎(属于淮夷,主要位于宿迁徐州一带)竟然打到成周洛阳一带,说明周初应该并未征服徐戎。

总之,周康王时东部实控疆域,最东到大海,但向南理应止步于徐戎。因此,周康王分封的俎侯或宜侯,理应在周朝实控疆域范围左右,而不是将之分封到遥远的长江下游。分封到后援断绝之地,岂非让俎侯送死?这也不符合周康王对俎侯的高规格礼遇。

第三是“锡在俎王人十又七姓”

所谓“在俎王人”,在当时也就“新居于俎的姬姓王人”、或“旧居于俎的殷商王人”,联系之前的“锡”(即赐)来看,这里显然更应该是指“殷商王人”。

在周初分封时,经常把殷商遗民赐给新封诸侯,比如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即要“因其俗”,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这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不同,西方的是强行让其与之相同。

因此,周康王将“商朝王人”的十又七姓赐给虞侯。但问题是,何处才有如此之多的“商朝王人”,是商奄一带,还是镇江地区,还是无锡苏州?显然,只能是商奄一带,即周公东征商奄俘虏了大量商朝王族,周康王将其中部分赐给虞侯。

综上,不能因为西周俎侯夨簋在镇江出土,就认为周康王封虞侯于此,实际上“彝器迁徙,因由甚多”,可能因为未知原因迁徙到了镇江,而以其铭文看,周康王应将虞侯分封在鲁南或苏北俎地,即这里应是周朝吴国初都,目的之一可能是加强对强大的徐戎的防备。

那么,“俎地”到底在什么地方?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十年春,会于柤(古同“俎”),会吴子寿梦也”,即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与吴国寿梦会于“柤地”;鲁哀公六年,吴国夫差北上争霸时,鲁国大夫“叔还”与夫差“会吴于柤”。根据古今学者考证,“柤地”大致在宿迁、徐州或安徽东北一带,还有学者考证认为在徐州邳州县。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次会盟均以吴国为主,因此“柤地”大概率还是吴国疆土,故而才有后来夫差北上争霸时的长驱直入。

由于吴国位于西周实控疆域的东南最前沿,北部或中原地区,存在包括鲁国在内的一大堆姬姓诸侯,再往北还有齐国,而西部又有楚国,因此吴国只能向南发展。乃至可以说,春秋时期中原惨烈的厮杀,也迫使吴国逃离危险之地。

吴国向南发展有一强敌,就是位于扬州的“邗国”。以前,认为吴国北上灭掉邗国,但实际上是吴国南下灭掉的。由于吴王寿梦自称为邗王,吴国可能一度曾称作“邗国”,说明可能在吴王寿梦时灭掉邗国,并以扬州一带为都城。

其实,史书明确记载阖闾“使子胥筑阖闾城都(定都苏州)”。从“俎地”到苏州,中间相隔甚远,吴国想要扩张到苏州,必然不停的迁都,以便就近指挥军队。如果都城在“俎地”,前线军队却打到无锡或苏州,这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吴国从北向南发展,都城至少有四:俎地、扬州、无锡梅里、苏州。

由此,吴越之战始于阖闾,不是因为史料缺失,不是因为之前双方500年内爱好和平,而是因为阖闾时吴国才与越国相邻,故而阖闾时才爆发吴越之战。

最终,吴国在吴越争霸中失败,夫差身死国灭。但这里也存在很多疑问,比如疆域不小的吴国为何一战失败就灭国,吴楚有深仇大恨,那么楚国在吴国灭亡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最后,近代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姬姓吴国”是吴国为了融入华夏谱系编造的谎言,吴国并非姬姓诸侯。但通过西周俎侯夨簋可知,吴国的确是姬姓诸侯。其实,尽管史书的确存在遗漏与误导,比如泰伯奔吴就有误导嫌疑,但春秋时期包括孔子在内,并未质疑吴国的出身,已经说明了吴国身份可信,可见对待中国历史,还是要多一些信心,不要轻率否定。

参考资料:史记、逸周书、左传、西周俎侯夨簋、《王辉——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等

1 阅读:214
评论列表
  • 2024-07-28 23:45

    “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从这句话的“邑考”说明伯邑考之“伯”指排行,伯邑与考为字和名,类似“孔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