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初心就是套现?茶花股份实控人家族打折也要跑路

海凡资本 2024-11-21 18:22:35

海闻社讯 很少见到这么旷日持久的减持。

11月20日,日用家居民族品牌茶花发布了一则公告:

表示公司控股股东陈冠宇、陈葵生、陈福生、林世福,准备进行股权转让,把超过3600万股,也就是公司15.06%的股份,都转让给一家叫深圳达迈科技的公司。

这么大规模的转让,可不是公司要重组或者有什么资本动作,也不涉及实控人变更。

因为即使卖掉了15.06%的股份,公司实控人陈氏家族依然还有超过38%的股份。

控股股东纯是想要减持,为了把股份转手,转让的价格被压到了18.6元/股,相当于现价8折大促销,甩卖结束之后,他们将套现6.77亿元。

图源:公司公告

公司之所以实控人不是单一的自然人,而且手上的股份如此之多,这和公司的特殊性有关。

茶花股份,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是其不卖茶也不卖花,主要卖的是家居日用品。

茶花的产品我们也很熟悉,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在用,厨房里的抹布、钢丝球,阳台上的拖把、晾衣架等随处可见。

这家占领了寻常人日常生活的公司,最早是一家塑料厂。

1997年,福州远西村开办了一家鼓山远洋塑料厂,由村里比较有钱的陈氏家族出资成立。

陈光生、陈明生、陈宝架、陈葵生、林世福分别出资126万元、63万元、37.8万元、31.5万元、31.5万元,共计289.8万元。

后来,公司越做越大,走出福建走向全国,2013年,公司才进行了股份所有制改革。

2017年,公司成功上市,实控人家族所持有的股份从91.74%被稀释,但仍然有68.81%。

很难想象,实控人占股比例如此巨大的典型家族企业,当时是怎么成功上市的。但公司的成功上市,确实直接造就了陈家的一批亿万富翁。

当时,大家都认为,一路迅猛发展的茶花在上市之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有了5亿元的融资助力,应该如虎添翼才对。

然而,上市第二年,公司的利润就一下子下降了3成,到第4年,又下降了4成,之后更是长期在亏损线上挣扎。

今年前三年季度,公司营收约4.15亿元,同比减少15.34%;净亏损1478万元,再次由盈转亏。显然,茶花的经营状况,难言良好。

那实控人家族在研究什么呢,有没有想出什么办法解决经营难题呢?

没有,实控人有了上市公司这家下金蛋的母鸡,一直在研究套现。

比如分红,一般来说,分红是好事,因为是实实在在把红利分给中小股东。

但茶花不一样,公司大部分股份都在陈家手里,这分红不就完全是分给实控人家族?

在2017到2023年这7年间,其归母净利润合计为2.37亿元,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却高达3.27亿元。

即使在去年,公司只赚了不到500万元,但由于前两年公司亏损没分,去年一下子抓紧机会,一下分了3668.25万元,是公司利润的7倍多。

光分红哪里够,减持才是套现的最佳方案。

前五年,公司减持的不多,主要是上市做出了承诺。

“在公司股票上市后三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上市三年后的两年内,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届时持股数的20%。”

但5年之期一到,陈氏家族就按捺不住了。

2023年11月24日晚,茶花股份发布公告,开始减持,这一减就是22.11%的股份。在这次减持中,陈氏三兄弟陈明生、陈葵生、陈福生之一的陈福生已经清仓,他们的侄女陈苏敏也已经卖完。

到今年的这次减持,则轮到股份比较多的剩下两兄弟和他们的侄子陈冠宇继续卖出。

实际上,从一开始,公司的上市路就值得商榷。

作为一个此前顺风顺水的企业,公司根本不缺钱,上市前公司想募资4.54亿元,但公司账上的现金与未分配利润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

在当时的招股书说,公司募资是为了新建年产3万吨日用塑料制品项目,建设期2年;婴童用品项目,建设期2年;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期1年。

但经过多次暂缓和调整募投进度,这三个目标是一个也没有完成。

公司既对婴童用品新建项目绝口不提,又对日用塑料项目的进度含糊其辞。至于研发中心,根据2023年年报,公司研发人员已经只剩41人,还没有上市时候的52人多,不太像建了研发中心的样子。

到底是上市时公司对市场做出了误判,还是所谓募投项目根本就是一个噱头?如果公司对自己的主业都没有一个很合适的判断,至今为止也给不出准确的说法的话,很难说公司上市的初心是什么了。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