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计策,前后灭了四个国家

大力道历史 2024-09-30 04:48:35

春秋时期,列国林立。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不间断的吞并战中消失了,而这些吞并战产生了很多典故,有一个是关于晋献公的,叫“假道伐虢”。

晋献公也是个能人,一生攻灭了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击败狄戎,消灭了虞国、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他还是重耳的父亲,只不过老年昏聩,导致重耳颠沛流离。

假道伐虢的故事,就发生在晋献公消灭虞国、虢国的战争中。

晋献公早就想把虞国和虢国吞并,但是一次打两个国家,晋献公担心打不过。尤其是虞国还在自己和虢国之间,如果没有做好前提准备,晋国在攻打虢国时虞国从后面进攻,晋国就被包饺子了,必死无疑。

为了安抚住虞国,晋献公准备了很多良马和美玉,又低声下气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说,虢国屡屡侵犯我们边境,我想从虞国借道,去问问虢国为什么要侵犯我们晋国边关,请问可以么?

虞国国君看着眼前的马匹和美人,听着晋献公的彩虹屁,已经找不到北了。于是想都没想,直接就同意了。朝中大臣苦劝,虢虞两国唇齿相依,如果虢国被打败了,咱们虞国绝对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您不能借。

但是这些忠言,虞国国君一点也听不进去。结果就是,晋国军队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把虢国打下来后,回军途中顺手就把虞国收拾了。

虞国国君成了俘虏,之前到手的宝马和美女还没捂热乎就被晋国收回去了,自己还变成了晋献公女儿的奴仆,后来又成了公主的陪嫁,可以说相当惨了。

春秋虽然说距离后世时间比较久远,但是这件事被概括成“假道伐虢”流传下来,可见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感觉即便普通人不知道,一国之君、军事将领应该都知道,毕竟这是灭国战争,多读点书对治理国家攻城略地都有好处。

但是,五代十国末年,宋朝初年,同样的事情竟然再次上演了。

话说五代十国有一个以湖南为中心的政权,叫南楚。因为开国皇帝叫马殷,所以又被称为马楚。这个割据政权撑了56年,被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煜的父亲李璟灭了。

但是,南唐兵力也不怎么样。他们只消灭了南楚皇室,南楚的大部分地盘还在马殷的旧部手中。既然都是马殷的旧部,谁都不是皇上的子孙,自然是谁也不服谁。所以昔日南楚的地盘上,特别乱。

几年之后,控制南楚大部分地盘的人,叫周行逢。他也是马殷旧部,地盘是暗杀了马殷的另一个旧部抢过来的。

又过了几年,周行逢病重,临死前十分担心接班人周保权。本来世道就乱,自己的位置还是抢来的。若是自己去世,儿子太小,十几岁,能守住地盘吗?若是守不住地盘,还有活路么?

为了给孩子铺路,周行逢临死前一遍遍嘱咐。他说我死后,马殷的旧部还剩下一个叫张文表的。这个人一直想取而代之,我活着他不敢动手。我死后,他肯定会起兵造反。

你打不过他,但也没关系,只要记得重用杨师璠就行,张文表不是杨师璠的对手。

周保权把这些都记在心里了,但是孩子毕竟年幼,没经历过啥大事。张文表起兵后,他虽然迅速启用杨师璠,但心里也没底,担心万一打不过,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为了活命,他一边命令杨师璠领兵出战,一边向宋朝求救。赵匡胤一看,太好了,一直想出兵攻打南方但是没有借口,现在终于名正言顺了。、

赵匡胤命令慕容延钊、李处耕领兵出征,然后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他们还没走出去多远,张文表就战败了。宋朝军队出征的理由是帮助周保权镇压张文表,现在张文表都战败被抓了,也就用不着他们了。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虽然帮不上忙,但我们也不能无功而返。慕容延钊、李处耕领兵到了湖北地界,和当时占据荆南的高氏政权说要借道。

高氏政权内部说啥的都有,意见不统一。主政的高继冲二十出头,一点主意没有,最后决定探探口风。他派人到宋军大营犒赏,发现宋军都很热情,没有敌意,直接就放心了,同意借道。

这个小伙子还不知道,宋军南下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帮助周保权平定张文表,而是要把湖南湖北全部纳入囊中。

他们放松警惕同意借道后,宋朝军队在过境途中突然发难,数千铁骑飞速控制荆南各个要塞,兵不血刃收割荆南三州十七县。控制荆南长达六十年的高氏政权,就这么没了。

高氏投降了,湖南的周保权就更好收拾了。所以宋军轻轻松松就掌控了湖南湖北。

从历史进程来看,这绝对是好事情。尤其还是兵不血刃,少造杀戮。但是这些割据政权的小皇帝,一个请人帮助,一个借道,是不是都有点傻。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