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有一些文化瑰宝如璀璨星辰般闪耀
却又带着神秘的面纱
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笔下的
《绵竹颂》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绵竹(禾本科植物)普查调研课题组成员前往成都、绵阳,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考证之旅。他们先后前往成都市郫都区扬雄故里(扬雄文苑、扬雄墓)、严君平故里(君平墓),绵阳市西山子云亭风景区以及绵阳市政协书画院子云书院悦读坊等地,深入探寻扬雄《绵竹颂》中所描绘的“绵竹”究竟是什么样子。
扬雄
(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
又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他是诸多领域的集大成者,无论是易经学、哲学、语言学,还是历史、天文、音乐、文学,都有着卓越的建树。青年时期,师从绵竹武都山道士严君平问道学《周易》、酿酒,其师傅为人正直,追求真理,对扬雄影响巨大。
扬雄在儒学道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被尊为“圣贤”,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汉代人敬称他为“西道孔子”,现代学者更是赞其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有学者认为,杨雄是把巴蜀文化、古蜀仙道思想与中原文化予以融汇的第一位大家。他一生坎坷,经历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新朝王莽四帝,文采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
扬雄所著的《太玄》构建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其中蕴含的智慧令人赞叹。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更是让他名传千古。因“文似相如”,他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绵竹颂》被举荐给汉成帝后,成帝评价,此文有司马相如的遗风。扬雄在很短的时间接连写出了《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等大赋献给汉成帝,因而大受赏识。
2017年,扬雄被评为“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足见其影响力。
如今,在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还留存着扬雄墓,修建有扬雄学术交流中心、子云学校等。
扬雄的启蒙老师严君平
(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
西汉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大隐士、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民间办学的鼻祖和蜀学文化奠基人,曾在绵竹武都山严仙观修道,位列“蜀中八仙”。其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平乐村的墓(包含通汉井、洗砚池)是郫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课题组成员在考证过程中,通过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扬雄简介等,深入挖掘扬雄史料,并大量查阅了绵阳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的扬雄文献资料等多部书籍。经过一番考证,一个重要的发现浮出水面:扬雄是因《绵竹颂》有着司马相如的风格而被举荐到汉成帝身边,《绵竹颂》可谓是他的成名作,也正是因为此,才有了后来的“四赋”,且扬雄师从严君平这一事实确凿无疑。
然而,至今绵竹文史界仍未查阅到《绵竹颂》的原文。对于《绵竹颂》的内容是围绕绵竹历史、文化、地理还是以介绍绵竹植物为主,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绵竹文史专家、绵竹党史市志研究室顾问宁志奇先生从二十多年前收集的扬雄史料,对《绵竹颂》的相关内容评价推测,《绵竹颂》书写的是绵竹这种植物。据考《绵竹颂》一文写得思绪绵邈、音韵幽谧,将绵竹之媚、之素、之悠然气度融入诗中。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应该早闻扬雄的雄才大略,并知其因为书写《绵竹颂》而被汉成帝诏见进宫一事。于是才有了杜甫向时任绵竹县令韦续索要“绵竹”在成都杜甫草堂栽植的趣事,才有了杜甫的唐诗中“绵竹亭亭出县高”“幸分苍翠拂波涛”的风韵特征,这为绵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色彩。
绵竹(禾本科植物)普查调研课题组成员杨华军表示,课题组将继续探寻,联络各方资源去考证《绵竹颂》中“绵竹”的风韵及特征,进一步挖掘丰富绵竹这种植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有人查证到扬雄所作的《绵竹颂》原文,请及时告知课题组。
此次考证之旅,就如同在历史的迷雾中寻找那失落的珍宝,课题组的每一步探寻,都让我们离揭开《绵竹颂》的神秘面纱更近一步,也让我们对绵竹这种植物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