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问月诗词以独特的 “问难” 形式,展现了对月亮奥秘的不懈探索。
这一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屈原的《天问》,在这首充满哲学思考的诗篇中,诗人以强烈的科学求知欲和深沉的思索,对自然和社会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其中关于月亮的问难就有三项。
如 “日月安属?……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这不仅体现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态度,更流露出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
李白继承了屈原《天问》的诗体,创作了《把酒问月》。诗中,李白关于月亮的问难较之屈原更进一步,提出了月亮生成的时间以及何以东出西没等问题。
他把问月从《天问》中抽取出来,形成了独立成体的问月诗。例如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展现了李白对月亮的好奇与思索。
辛弃疾则继承了屈原和李白的诗体,填写了《木兰花慢》。这首词一连气提出了 7 项有关月亮的问难,在思考的深度和体式的完备上都明显超过了李白的问月诗。
如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辛弃疾在词中还提出了大地处于宇宙三度空间及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猜想,早在公元 12 世纪,我们的祖先对于地球及月亮的探索就已经接近了科学。
从屈原到李白,再到辛弃疾,古人问月诗词不断发展,既展现了诗人对月亮奥秘的探索,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思想风貌和文化特色。
二、历代诗人之问月(一)屈原之问屈原在《天问》中对月亮发出了三项深刻的问难。“日月安属?……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第一项询问太阳、月亮是怎样附着在天空的,展现了屈原对天体运行的好奇与思索。
第二项中提到月亮能周期性地生死循环,并以此解释它的运行变化,反映出屈原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考。第三项关于月亮把玉兔养在腹中是有何贪图,更是充满了想象力与哲学意味。
屈原的这些问难,体现了他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态度,流露出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在那个时代,屈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后人探索月亮奥秘奠定了基础。
(二)李白之问李白的《把酒问月》在屈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提出了月亮生成的时间以及何以东出西没等问题。“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这句诗既表达了李白对月亮的好奇,也展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然而,李白作为一位浪漫气质的诗人,在诗的下半部分转入了纯粹的抒情。他表达了对宇宙自然的一贯亲情,以及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伤和眷恋。
例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通过对月亮的吟咏,抒发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三)辛弃疾之问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对月亮提出了七项问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这首词在思考的深度和体式的完备上都明显超越了李白的问月诗。
辛弃疾在词中不仅对月亮的运行轨迹提出疑问,还提出了大地处于宇宙三度空间及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猜想。这一猜想在公元 12 世纪可谓极具前瞻性,展现了辛弃疾的深邃思想和广阔视野。
例如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固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通过对月亮的一系列问难,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疑惑,也反映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问月诗词之影响古人的问月诗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水调歌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苏轼在这首词的开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显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诗句。
通过向青天发问,苏轼将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太空世界,与李白在对月,对人生的思考上产生了高度共鸣。
问月诗词引发了后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度思考。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发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的感慨,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无穷与人生的短暂。这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不断被延续和深化。
月亮这一意象,在问月诗词的影响下,成为了后人表达相思离别的愁绪、期盼团圆的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嗟叹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生哲理和自然界的探索。例如,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会在月圆之夜仰望天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宇宙的神秘与浩瀚。
问月诗词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仰望星空,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热爱生活。
四、古人隐居之问月(一)隐居十六雅事之问月在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中,“问月” 这一画面展现出古人隐居时对月亮独特的思索与情感寄托。
画面中,一棵苍劲有力的老树向右上方斜逸而出,仔细看才发现是一棵枯树,几棵藤萝顺势攀爬,在老枝上盘绕生长。李白宽衣博带,盘膝坐在溪水边,仰望天空,左手微微抬起,似乎正在吟诵诗篇。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一轮明月远远地挂在天边。
整幅画近乎白描,用笔兼工带写。画家以书法笔意连勾带皴写出老树的姿态和柔韧的垂藤,又用湿笔蘸墨快速点出浓密的叶片。而树下的人物,则用笔精细,将李白的形象勾勒得生动传神。
从构图上来说,树木、人物都集中在画的左半部,右半边大面积留白,突出了天空的辽远,也烘托了月亮的存在。
为平衡画面构图,陈洪绶把自己的名款、印章落在了右上角,但美中不足的是,落款太大,而月亮却很小,不注意看的话,很容易被忽略,有点喧宾夺主。
尽管如此,这幅画瑕不掩瑜,生动地展现了古人隐居时问月的场景。
(二)问月之寓意古人在隐居生活中问月,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感慨。在隐居的宁静中,月亮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如月光照进酒中,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发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感慨,将月亮与酒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在孤独中的思索。
古今之人共赏孤高出尘的月亮,月亮仿佛是一个永恒的存在,见证着世间的变迁。古人今人若流水,而月亮始终高悬天际,它的孤高与纯净,让隐居的古人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无常时,找到了一种宁静与超脱。
月亮成为了他们表达内心孤独和对人生思考的象征,也让后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感受到古人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五、古人问月之方式古人对月亮的好奇与探索,常常通过诗词歌赋的方式表达出来。屈原在《天问》中以强烈的科学求知欲和深沉思考,对月亮发出三项问难,开启了古人问月诗词的滥觞。
他以批判传统观念的态度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为后人探索月亮奥秘奠定了基础。
李白的《把酒问月》则以浪漫的气质和独特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古人问月的方式。
他在诗中不仅提出月亮生成的时间以及东出西没的问题,还通过对月亮与人的关系、月亮的形象以及月宫中神话传说的描写,抒发了对宇宙自然的亲情和对人生有限的感伤眷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生动地描绘了人与月亮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将月亮比作飞镜,展现了其皎洁明亮的形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则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月亮的好奇和对人生的思考。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更是以一连七项问难,将古人问月的方式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在词中不仅对月亮的运行轨迹提出疑问,还大胆猜想大地处于宇宙三度空间及月亮围绕地球转动。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这句词充满了对月亮奥秘的探索精神;“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固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则通过对月亮周围环境的想象和担忧,进一步深化了对月亮的探索。
这些诗人的问月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好奇与探索,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思想风貌和文化特色。他们以诗词歌赋为载体,将对月亮的思考融入其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宇宙的好奇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