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分到一辆蓝色轿车,全北京就2辆,聂帅慌张:赶快换掉!换黑色

晴澍聊社会 2023-09-06 16:23:15

1956年10月的一天,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一起参加会议,会后聂帅亲自送别,可走到门口后,聂帅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只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门口停了一辆天蓝色的美国轿车,造型别致,外观优雅,全北京城就这两辆,这也是秘书给钱老配的专车。

图片来自网络

聂帅忍着心中的怒火,笑着把钱老送走,随后便质问秘书:

“这就是你给钱学森同志配的车?马上换掉!”

秘书小范心中不解,以钱老的地位,配备一辆“豪车”并不为过,聂帅为何会因此大发雷霆呢?难道是因为铺张浪费嘛?

然而,随后聂帅的一句话为秘书解开了疑惑:

“不要蓝色的,快去换黑色的!”

“科研上的事,都听钱学森的”

1955年,钱学森历尽艰辛从美国归来,中央领导对他极为重视,周总理专门叮嘱当时负责全国科研工作的聂帅,一定要照顾好这位“国宝”级的专家。

第二年,钱学森就提出了《建立国防航天工业计划书》,建议应当尽快研究导弹技术,毛主席对此高度重视,随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负责科研的副院长。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合影

当时还有一位负责行政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副院长,他就是出身黄埔军校的中将王铮,从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王铮将军戎马半生,拥有极高的声誉。

王铮将军

那么问题来了,在威信上,王铮显然要高过从海外刚刚归来的钱学森,同志们有什么事也习惯于先向他请示,但如果谈到科研专业,王铮的意见很难说是最合适的。

聂帅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着急,如果让“外行”领导“内行”,很有可能会误了大事。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旧址

在一次汇报工作的会议上,王铮先讲了一大通,然后才轮到钱学森发言,他只讲了一小会就结束了,这让聂帅更加感到不妙。

会议结束后,聂帅让钱学森先走,把王铮留下来,诚恳地对他讲,作为老同志,老专家,他的工作是被党和国家高度认可的。

但在科研方面,是不是应该多给钱学森一些空间?汇报的时候让他多讲讲,否则你一开口,钱学森一旦有不同意见,也不好再说了。

将军是厚道人,之前并没想太多,听完聂帅的话后,马上意识到问题所在,答应了聂帅的要求。

此后,王铮将军主动帮助钱学森在研究院树立威信,将科研工作的决策权交给他,汇报工作也以钱学森为主,多年后,钱学森对这位老搭档依然心怀感念。

随着研究成果不断出台,终于迎来东风2号导弹的发射实验。

但由于这款导弹是在苏联尔-2型地对地导弹的基础上研发的,一些关键技术资料缺失,钱学森对发射是否能成功并没有太大把握,就将这一顾虑告诉了聂帅。

聂帅表示,科学研发的道路向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只要认为有必要,就放下包袱,大胆实验,失败了也没关系。

在聂帅的支持下,钱学森进行了东风2号的发射实验,结果失败了,所有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沮丧,要求国家追责。

但聂帅却在第一时间公开表示,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大家放开手脚,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对于钱学森,聂帅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科研上的事,都听钱学森的”,导弹发射实验更是让钱学森来最终拍板,只需要在发射前向他汇报一下就可以。

随后的东风3号导弹实验,又出现了故障,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燃料箱内部真空,外壳被大气压压瘪了一块。

这种情况谁也没见过,很多负责人都建议谨慎对待,取消发射。

钱学森则认为并未造成导弹内部损伤,建议不予理会,继续发射,但其他负责人却说什么也不愿在发射命令上签字,事情僵到了这里。

无奈,钱学森只得打电话请示聂帅,聂帅当即表示,按照钱的意见办,正常发射。这是需要绝对的信任与毫无保留的支持才能做到的。

东风3号发射最终获得成功,钱学森没有辜负聂帅的信任,用自己精准的判断与扎实的专业,实现了这一突破。

除了这份难能可贵的信任,聂帅也对整个科研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非常重视,不知不觉中,竟成了航天科研的“后勤元帅”!

无微不至的“后勤元帅”

当时,各项物质条件都非常艰苦,粮食的短缺是普遍现象,就算是进行导弹研发的钱学森,也没有多么丰富的物质享受,就连最基本的吃饭,有时都成问题。

钱学森总是一顿饭不吃完,专门剩下些饭菜拿回宿舍,等到深夜时当做夜宵吃,聂帅得知后,深感不安。

其他的还好说,如果吃不好饭,这身体是要垮的啊!无论如何也得让这些科学家吃饱吃好。

但当时的条件实在有限,聂帅不好意思向各个省份伸手,就找周总理商量,看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募捐一下,搞些肉蛋鱼之类的东西,让科学家们吃好饭。

聂帅这样做,避免了很多麻烦,不至于让一些人去讲导弹科研搞“特殊化”,周总理自然明白聂帅的良苦用心,完全支持他的想法。

聂帅只能考虑向部队开口,谁知事情进展的异常顺利,各大军区和海军全力支持,战士们勒紧裤腰带,省下口粮支援科学家。

但有了些许口粮,交通、环境等客观问题仍旧存在,位于西北大漠深处的导弹基地曾经一度遣散工作人员,甚至包括一些科研人员,没办法,大家都待在这荒漠之中,物资供应不上,很难支撑下去。

聂帅得知后,专程赶到基地,他向基地负责人举了一个英国原子物理学家莫塞莱的例子。

正是因为一战时期英国征兵,将科学家莫塞莱征到了前线,最终战死沙场,整个世界科学界为之扼腕痛惜,自此,英国规定再也不许征召科学家上前线。

英国人能做到的事,咱们做不到吗?无论如何,不能让科研人员流失,基地领导认识到错误,很快将那些人又找了回来。

在后勤保障方面,聂帅排除困难帮助钱学森予以解决,但在很多生活细节上,却对钱学森要求非常“严苛”。

聂帅给钱学森“立规矩”

建国初期,安全环境并不乐观,来自敌对势力的渗透与刺杀时有发生,为此,聂帅专门给钱学森配备了保卫干部,要求寸步不离钱学森,确保他的安全。

钱学森经常往返于北京和西北沙漠的基地,只能乘坐飞机。

但是聂帅却规定,没有他的亲自批准,钱学森不得乘坐任何飞机,就算降低工作效率,聂帅也非常坚持,他不能允许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安全问题。

最初钱学森上班是要挤公交的,聂帅得知后,马上安排人配备专车。

秘书范济生通过总后的一位副部长,精挑细选了一辆美国轿车,谁料聂帅一看就火冒三丈,对秘书说道:

“这么扎眼的车,你是害怕坏人认不出里面坐着重要的人?马上换成黑色的!”

秘书一听就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迅速换了一辆非常普通的轿车,聂帅这才满意。

聂帅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根据情报,单是台湾当局就有刺杀钱学森的计划,更不知还有多少隐藏着的暗箭,试图让这位科学巨人永远消失。

1964年,“两弹”研究团队就发生过一次食物投毒案件,聂帅专程向周总理申请,为钱学森配备食品化验员。

周总理当即同意,要知道,就算是最高领导人,也没有这个待遇,足见当时党和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

在聂帅“近乎不近人情”的严苛要求下,钱学森总能够化险为夷,确保了我国航空航天科研的顺利起步。

结语

那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黄金岁月,从东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我国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热血沸腾的年代

建国初期,在难以想象的困难局面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迈出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一步。

而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持的聂帅,犹如所有科研人员的“定心丸”,将外界的不利影响消除到最低,倾尽全力为他们保驾护航。

聂帅和钱学森之间的情谊,不仅体现着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复兴中华的坚定信仰与不懈努力,让我们牢记那段峥嵘岁月,去开创更加绚烂的历史篇章。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