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一句话,叫做“百病多因痰作祟”,可以说是体内痰湿过多,越容易发生疾病。这是因为痰湿粘稠,长期下去,血液循环受阻,瘀血堆积,越堆越多,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息肉。
不管是胃肠息肉还是胆囊息肉,它们都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所以在它们形成前,我们就要及时截断病情,把它扼杀在摇篮中,大体的步骤总共分为以下三步。
▶ 第一步——健脾
中医认为,“脾”为“痰”的根源,要防止“痰湿”的滋生,首先要从脾胃入手。中医流传下来的健脾第一方“六君子汤”,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主要成分,健脾祛痰,再加陈皮、半夏等健脾祛湿化痰。此方多用于痰多、便秘粘马桶、气短、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等症状。
▶ 第二步——祛痰热
许多人的痰湿积滞已久,郁而化热,形成痰热,灼伤脏腑的津液,身体就会出现心烦失眠、眩晕、惊悸、肛门灼热、苔白腻、呕吐恶心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服用“温胆汤”,方中半夏、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等药物,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
▶ 第三步——消积滞
如果痰湿、痰热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出现痰滞、湿滞、气滞、血滞等症状,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息肉等赘生物,如果得不到重视就会越长越大,甚至会发展成恶性。有一个出自《杂病源流犀烛》的方子,叫做化积丸,方中药物起到活血化瘀、消痞除积、化痰消肿之功效,全方以化瘀消积为主。方中雄黄是一种毒性物质,所以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除此以外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三顿饭要按时定量,吃的食物不能过冷、过热、过饱,这样才能保证脾胃的正常机能。吃的不对容易造成脾虚,脾虚就生痰。很多息肉都和痰有关系,是痰湿在经脉中聚集凝结而成的病灶。
二是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很多息肉的形成都和情绪有关,怒则伤肝,忧思伤脾,这些都会造成气郁。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瘀。气血不畅,在经脉中瘀阻,就容易产生息肉。
最后提醒大家,身体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尽早就医,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