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刘禹锡,因“嘴欠”二十三年连续被贬,却依旧潇洒乐观

哄动这史记 2024-05-21 06:22:53

文丨哄动一史

编辑丨哄动一史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每当我们读到这首耳熟能详,并曾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陋室铭》,就一种潇洒不羁,超然物外的仙气儿便扑面而来。

这篇名文的作者刘禹锡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有人戏称他为“长安最强嘴炮王”,因为嘴欠,其住所不仅从江景别墅秒变成破旧的小单间,甚至在贬谪的路上展开了一段长达二十三年的马拉松长跑。

然而,他却被白居易称之为“诗之国手”,柳宗元的最强基友,无论是同时代的文化名流,还是后世的文坛巨擘,都对他推崇备至!

那么,刘禹锡到底做了哪些人神共愤之事屡屡遭贬呢?他又为何得了个“诗豪”的雅号呢?

年少有为,金榜题名

公元772年,刘禹锡出生于浙江嘉兴,这一年,也是唐代诗坛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写下《琵琶行》的白居易、写下《悯农》的李绅以及写下《题都城南庄》的崔护都于同一年出生。

或许每一位名人大佬,其出生都有一段神奇的经历,刘禹锡也不例外。民间传说他的母亲在生他的当晚,梦见大禹将一个孩子放入她的腹中,随即梦醒,孩子便真的呱呱坠地。

“禹锡”二字应该理解为禹赐,因为在古代,“锡”是个通假字。又因孩子是在梦中得到的,所以刘禹锡字梦得。

在唐代,若想入仕为官,出人头地,除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外,强硬的家族背景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刘禹锡祖上三代都是微不足道的低级官吏,这对于他的仕途大为不利。

因此,到了应试的年纪,刘禹锡就给自己包装打扮,通俗点说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也与刘备一样,自称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据传这位中山王堪称播种机,光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所以,刘禹锡将自己说成他的后代,压根不会穿帮。

可包装归包装,硬核实力还得有。刘禹锡自幼便是妥妥的学霸一枚,在他的诗集中,有这样两句: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由此可见,刻苦用功,考取功名成了青少年时代刘禹锡的生活主旋律。

后来,他又得到谢灵运后人,诗僧皎然的指点,一番耳濡目染后,刘禹锡悟透禅道,这对他一生的处世态度影响颇深。

公元793年,时年二十一岁的刘禹锡初次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拿下进士及第,一时间轰动京城。要知道,青年及第并非易事,同时代的白居易也是在二十九岁时才中进士,而在那一年,比刘禹锡小一岁的柳宗元同样榜上有名,后二人便成了生死至交。

而中举仅仅只是个开始,要想朝廷授予实际官职,还得继续一路过关斩将,所以在两年后,学霸刘禹锡又参加了吏部取士科的考试,再次毫无悬念的中举。

因此,时年只有二十三岁的刘禹锡便成了手握实权的监察御史,可谓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一路狂飙,直至宰辅之位。

然而,越不想发生意外,意外偏生接踵而至。公元805年,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由于力倡改革,遭到保守派的反扑,结果,王叔文被刺死,王伾遭贬后不久郁郁而亡。

因刘禹锡被认定为王叔文一党,所以也被贬到朗州,也就是今天的常德,至此,他便开启了自己一路被贬,一路高歌的生涯。

乐观开朗,随遇而安

当时常德这个地方是公认的穷山恶水,生活条件相当落后,是一个让大多数人都心惊胆寒之地。然而,刘禹锡却心态平和,淡然处之。

在这期间,他写了一首《秋词》,从中可以看出他面对人生低潮依然乐观开朗的一面。词曰: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朗州,刘禹锡一待就是十个年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是他经常游览的地方,但是一个小小的洞庭湖又岂可装下他的伟大抱负,正如他在《望洞庭》中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诗人眼中,八百里洞庭也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颗螺,可见他胸襟之宽广,抱负之宏大!

十年后,刘禹锡被召回京城,喜出望外的他又开始得意忘形,邀上挚友前往玄都观赏花。兴致盎然的他提笔写诗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极尽讽刺意味,大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看你们这些蠢材还能把我怎么样”之意,结果,他将在京官员统统得罪,于是,那些朝廷新贵便联合起来,一起弹劾,迫使刘禹锡再次被贬出京。

与他共同被贬的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基友柳宗元,然而,这一次刘禹锡被贬的地方乃是不仅路远偏僻,而且瘴毒横生的播州,这个地方被称之为死亡之地,如果真贬到此地大概率有去无回。

柳宗元为他捏了把汗,声称刘禹锡还有高堂需要照顾,如果宁要去的话,自己宁愿与他对调。后来,经过他人求情,刘禹锡才被贬到了广东的连州。

在连州,刘禹锡依旧随遇而安,而且还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医学天赋。当时,连州地区正流行一种让人呕吐的疫情,死者无数。

面对此番情形,刘禹锡遍看医书,亲自采摘草药,调制秘方,结果药到病除,让许多人免受了病痛之苦,百姓交口称赞。

通过此事,刘禹锡决定将自己整理成册,成为一本系统性的医书,《传信方》便是他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这些药方不仅疗效好,而且廉价,成分都是寻常之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公元819年,好友柳宗元不幸去世,刘禹锡悲痛万分,他亲自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又将他年幼的孩子接到身边抚养,这份友情弥足珍贵!

两年后,已进入知天命年纪的刘禹锡改任夔州刺史,在此期间,他结合当地民歌基调,创作了那首著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三年后,他又被调到和州,而当时的和州知县却是他的政敌,此番相见真是冤家路窄。于是处处设计刁难于他。

原本他的治所住处是间开阔敞亮的大院,结果这位知县老爷公报私仇,将大院换作了简陋的三间民居,而且正对江面,潮湿阴冷。

刘禹锡对此兴然接受,竟还在房外悬挂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见他这般得瑟,又将三件民居换作两间,刘禹锡依然不气不恼,心血来潮,又提笔写下一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气急败坏,盛怒之下竟给刘禹锡换了间破败不堪的小屋,没想到这一举动,竟让刘禹锡成就了千古美名!他的那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正是在此情形下写就的。

刘禹锡开篇直呼:“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即便你将豪华的江景别墅换成了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可我刘禹锡仍是一飞冲天的人中之龙。

这样的气魄与见识足以让刘禹锡享有“诗豪”之美誉!如果说苏轼的乐观积极是低调含蓄的与世无争,那么刘禹锡则是高调的直抒胸臆,桀骜不驯。

公元826年,好友裴度官职宰相,五十五岁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入京城,没想到这位已年过半百的倔强小老头依旧改不了嘴欠的毛病,他再次游玄都观,并且又提笔写下: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依旧的口无遮拦,依旧的桀骜不驯,因此,在外游荡了二十三年的刘禹锡再次被贬到苏州,当时写下《悯农》一诗的李绅正在苏州,任司空一职,此人虽以悯农诗出名,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

李绅久仰刘禹锡才名,于是便邀请他赴宴,宴会上,山珍海味,歌姬作伴,真可谓纸醉金迷,穷奢极欲。刘禹锡见此情形,借助酒兴,提笔写诗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给李绅这个大贪官予以辛辣讽刺的同时,又让中华宝库多出一条成语:司空见惯!

后来,六十四岁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回京城,担任闲职。然而,此时的他已是疾病缠身,但他却依然怀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公元842年,刘禹锡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

结语

纵观刘禹锡一生,无论是少年时金榜题名时的潇洒惬意,还是中年时屡遭贬谪的颠沛流离,他都能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

他这一生,从不藏着掖着,直抒胸臆是他的经典人设,打打嘴炮是他的常规操作,但无论人生到了何种境地,他都能以乐观的心态来上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样的恣意潇洒,足以成为一代诗豪!

参考资料:

《齐鲁晚报网:青未了|直男刘禹锡》

《中国大百科全书:刘禹锡》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