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节骨眼上失去方向感的李世民的一个决定,催生了“贞观之治”

王哥说过去 2025-01-08 19:02:42

作为封建专制时代的、为后人所赞扬有加的一代帝王,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上台执政后,对自己手中的皇权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理解、认识:“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

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制定、出台事关国家社稷的方针、政策时,仅靠帝王一个人的构想是不行的,应当让臣子们各抒己见,然后从中选择可行之策,才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基于这种认识,贞观初年的李世民面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更新换代”、“玄武门之变”导致的内部隐患尚存,北方异族虎视眈眈等系列严峻的形势,忧心忡忡:如何才能使饱经战火的民众尽快安定下来?如何才能使政权永固?如何才能尽快恢复、发展被破坏的社会经济?

自幼及长,见识不凡的李世民虽然对民间的情况多有了解,对于如何治国安民早就有着一定的看法,但真到了节骨眼上,猛然之间,还是难免失去方向感。

此时,李世民对大唐王朝的社会前景感到迷茫,对自己日思夜想的一些治国理政的韬略、措施没有把握:“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

思之再三,为了尽快找到一条正确的治国之路,李世民决定组织朝廷重臣,进行一场决定治国大政方略的辩论。

辩论伊始,李世民首先发声,抛出问题:“如今,天下刚刚平定,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教化黎民百姓。”

朝堂上的李世民(剧照)

时任尚书左丞的魏徵当即回道:“陛下,我不这么认为。人们处在危困之地时,就害怕死亡;害怕死亡,他们就盼望着太平安宁的到来。

人们既然有这样的思想意识,教化他们就比较容易。所以,大乱之后,百姓还是可以教化的,这就像忍饥挨饿已久的人急需进食一样。”

魏徵话音一落,李世民又郑重地说道:“即使是再明智的君主,要治理一个大乱后的国家,往往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除战乱留下的不良影响。

而现在,我们刚刚结束战乱,要想实现太平盛世,似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

魏徵接过话题,不以为然地坦诚上奏道:“您的这种说法,只是对平庸之辈而言。如果圣明君主竭力实行教化,诏令朝廷上下齐心协力,老百姓肯定会积极响应。

到那时,即便不去刻意追求,也会很快实现天下大治——一年做到,不会太难;三年做到了,算是慢的了!”

据理上奏的魏徵(剧照)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边手捻须髯,边看着侃侃而谈的魏徵,不时点头赞许。

但是,以隋朝遗臣、唐高祖李渊的老班底封德彝为代表的一干保守势力,不同意魏徵的观点。

他们认为,短时间内,国家不可能进入康宁时期。如果按照魏徵所说去做,国家不但不能大治,还会因急功近利而出现败乱。

尤其是身为贵族高门、隋末遗臣的封德彝,为了确保自己的家族利益,惧怕一切社会变革,并且极端鄙视甚至仇视百姓。

封德彝认为民心“狡薄”不可化,老百姓都是愚顽之辈。

为此,他对李世民说,要想治理好大唐王朝,就应该继续吸纳南北朝以来盛行的治国经验——实施强权政治,对百姓采取镇压手段,以武力降服他们;同时,全力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利益。

唐初朝廷重臣封德彝(画像)

封德彝的主张,其实就是被某些统治者奉为治国圭臬的“霸道”。就过往历史来看,此“道”带给一个王朝的多是悲惨的结局。

魏徵听了封德彝的“讲论”后,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谈到夏商周的更替,驳斥了封德彝的民心“狡薄”之论:如果人心一天天向着浮滑、狡诈发展变化,早就成了妖魔鬼怪了!可现实呢?百姓淳朴、勤劳,没有他们,哪有兴旺强盛的国家?

出身寒微的魏徵,深知社会底层的艰难困苦,曾亲眼目睹隋末几经丧乱的社会现实,也知道百姓热切希望社会宁静祥和,因此,他能较多地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

魏徵既能正视历史上“百姓凋残”的状况及原因,又能理解“百姓欲静”求安的强烈意愿。因此,他才大胆断言,只要执政者睿智聪慧且政策得当,百姓就可以教化,国家就可以快速大治。

辩论中的魏徵(剧照)

魏徵所说,属于“清静无为”、“仁义治国”之论,是“王道”。

如果推行“王道”政治,施仁政于广大民众,首先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就是安民问题。

对此,魏徵提出,“静者,为化之本”;“无为而治,德之上也”。他还对李世民及众朝臣说:“隋民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穷而安宁,静之也。”

通过这场辩论,李世民内心早有的一些想法和认识豁然贯通,坚定了以儒家思想治国的信心。他决定,采纳魏徵的意见,推行德化教育,施仁政、行王道,力争数年后达到天下大治。

作为曾经驰骋疆场的一国之主李世民,见过无数战乱之惨,也理解民心思治的意愿。因此,魏徵的看法能够触动李世民的内心。

再者,帝王之道,正是李世民所向往的理想的治国方略。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接受魏徵的意见是自然而且必然的。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于是,李世民宣称:“朕新即位,为国者要在安静。”主张克己俭约,不扰民,不乱作为。

随之,大唐王朝的“安民静俗,与民休息”、“偃武修文,守成帝业”等系列适应当时国情民意的、对百姓作出让步的大政方针开始确立、实施,“贞观之治”的局面逐渐显现。

这种以“静“为特征的施政主张,一方面适应唐初“百姓欲静”,恢复生产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吸取“隋末民不堪命,率土崩析”的教训。

唐王朝逐渐摆脱困窘局面,兴盛起来后,李世民曾这样赞叹魏徵的远见卓识:

“贞观初年,人皆异论。谓当今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徵劝我。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贞观政要》)

总而言之,这次辩论,对“贞观之治”这一良好的历史政局的出现,乃至对整个唐代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贞观之治”时代的唐朝盛况(画作)

魏徵则在这场辩论中显示出了他那卓越的王佐之才,得到了优秀的封建政治家李世民的赏识。

主要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