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制度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9-01 17:48:39

文 / 子玉

魏晋南北朝的主题是胡汉的民族融合、南北的地域融合、草原文明和农耕文化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势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都在进行制度创新,以试错的方式验证出最先进的制度,为什么隋唐能够成为世界性帝国,雄踞东方,除了胡汉融合之后的强悍武力的作用,更多还是制度优势。

要想说清楚南北朝的制度就必须得从秦汉说起,以一条完整的历史线来理清南北朝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严格来说,秦汉制度并不是所谓的三公九卿制,而是丞相九卿制。丞相制度最早创始于秦,其参照的是管仲的相国内阁制,丞相的权力几乎覆盖了秦国的所有政务,但本质上也只是秦王的幕僚长,从属于王权。

为了防止丞相坐大,秦国一般都是引用从别国来的士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东士人在秦国没有任何根基,只能无限服从于王权,并不会发展为尾大不掉的世族,商鞅、张仪、甘茂、范雎、蔡泽、吕不韦、李斯都是其中的典型。

同时,秦王还可以将王权和世族的矛盾转移到丞相身上,必要时,以牺牲丞相来平息内部情绪,比如,秦惠文王为了平息世族的情绪杀掉商鞅。而且,丞相制度也是秦王制衡军界的一把利器,因为,随着军队的职业化,武将已经悄然崛起,成为威胁王权的重要势力。所以,形势倒逼着秦王必须打文武制衡这张牌,为什么秦昭王会在范雎和白起之间选择了范雎,原因就在于此。

世上的事,有些是不能摆到台面上说的,就像秦王重用六国士人,他只会说这些人有才,能带动秦国的快速发展,而绝对不会说自己用这些人更多是为了维护个人权力。

但是,如果出现秦王孱弱的情况,丞相还是会有坐大的风险,比如,吕不韦就在辅佐少年嬴政的过程中以时间为杠杆,长期经营,最终在秦国强势崛起,造成天下人只知有相国而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如果丞相的人选由外戚出任,其对王权的威胁就更大,最典型的就是昭王时期的穰侯魏冉、嬴政时期的昌平君芈启。

所以,秦王亲政后,为了收回王权就只能向丞相宣战:昭王联合范雎将舅舅魏冉踢出局;秦王嬴政以嫪毐事件为由将吕不韦赶回河南封地,随后赐死,完了再将昌平君踢出局,最终实现了王权的回归。

这是权力的需要。

始皇一统之后,又置太尉主管军政、置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初步实行三权分立,所以,我们都认为,这是三公九卿制度。但事实上却是,太尉一职并不常设,御史大夫的级别也只是上卿,相当于副丞相,丞相依然是垄断政务的存在。当然,秦国也以设立左右丞相来分割相权,比如李斯和冯去疾就曾同时出任左右丞相。

沙丘政变,中车府令赵高通过拥立之功强势崛起,在打倒李斯之后又出任了丞相,在垄断朝政之后甚至拥有了废立秦王的权势。

可见,帝国会不会出现权相,和皇帝的控驭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全面复制了秦国制度,但由于西汉的宰相是由功臣中的领军人物来担任,所以西汉的相权是全面崛起,皇权已经全面内缩到宫廷,只能垂拱而治,汉惠帝就是其中的典型。就是汉文帝、景帝这样的雄主有时候都得向宰相作出让步:汉文帝目送丞相周勃下班、为了安抚其情绪将贾谊外放;景帝面对丞相周亚夫对其部分决策的否定无可奈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西汉也曾设左右丞相来分割相权,只不过是间接性执行,更多时候还是一人垄断政务。

西汉的相府组织庞大,掾属达三百六十余人,这是历史上相权最高、最完整的时期。

对于丞相的岗位职责,西汉的陈平说得最明白:“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相比秦朝,汉朝的相权明显有所扩张。虽然西汉有太尉、御史大夫、大将军的编制,但由于太尉和大将军并不常设,所以西汉本质上还是相权一家独大。

西汉相权一家独大 图源/剧照

景帝在生前为什么以谋反之罪杀了丞相周亚夫,就是怕少主刘彻驾驭不了他。

基于此,西汉皇帝就非常有集权的需要,于是到了汉武帝时就大力发展内朝来制衡以宰相为代表的外朝。具体做法就是将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执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的尚书提拔起来,赋予其决策权来制衡外朝。

当然,汉武设立大司马也是为了分宰相的权力。同时,武帝还以频繁更换宰相的方式来防止相权的坐大,导致宰相在汉武一朝成为了高危职业,公孙贺在收到让自己做丞相的任命时竟然惊慌失措,对出任丞相一事很抵制。虽然公孙贺在任内战战兢兢,但最终他们父子还是难免身死的结局。

经过武帝朝的转折,相权已经被部分分割,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已经成为帝国权力的代表,比如霍光。霍光不仅权倾朝野,甚至在废立皇帝一事上可以直接挟持宰相,逼其就范。

到了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试行三公制度以分割宰相的权力。此时的尚书已经实现了分曹治事,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皇帝责问大臣,由尚书受辞,相关人事,也由尚书定高下。尚书已经由秘书发展为决策群体,三公基本被架空。

王莽主政时,定三公之号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王莽自为大司马。

有了西汉的实践验证,光武帝在东汉继续推行三公制度,但是却将权力转移到了台阁,进一步拔高了尚书在政治机构中的权力,三公权力旁落,成为了名誉称号。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随着乱世的到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曹操为丞相垄断了所有权力,同时代的吴国和蜀国也实行丞相制度,蜀国甚至出现了在后主刘禅时的二元政治:丞相诸葛亮负责一切政务、军务,皇帝刘禅只负责祭祀、垂拱而治。到了蒋琬和费祎执政时,虽然改称大将军,但还是行使丞相的实权。几乎复制了西汉初年虚君制的做法。

所以,现实又倒逼着皇帝必须得再次分割宰相的权力。曹魏的做法是,继续设立三公,但是却不给实权,将其作为摆设,而实际权力却归于尚书。

但是呢,随着尚书对政务的不断渗透也对君权产生了威胁,于是曹操就另置中书,作为秘事、要事的决策机关,侵夺了尚书的决策权力。史书记载,魏武为魏王,置秘书令丞,使典尚书奏事。

文帝曹丕即位后,改中书,置监令,以秘书左丞、右丞,让其执行之前尚书的权力。

自此,中书省正式成立,掌管机要,参决大政,撰拟诏令,代替尚书成为朝廷的决策机关。而尚书省呢,又成为了执行机构。

这里说明一下,中书之官,起于西汉,与尚书的职能相同,不久废除。到了东汉桓帝时,置秘书监,后来又作废。

等于是,曹魏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又将此前的制度恢复了而已,魏武置秘书令丞,魏文改中书。

司马氏代魏建晋之后,置太宰、太傅、太保以为三师,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为二大,加上之前的三公,号为“八公”。

但八公本质上只是名誉称号,是朝廷为了用财富换取世族手中权力的手段。

由于中书在魏晋的权力占比较重,所以即使有宰相,也将中书称为凤凰池。中书对于政治的渗透由此可见。

完了晋朝又置中书舍人,后改称通事舍人。皇权为了制衡日益权重的中书令,往往通过中书舍人来对其进行架空。

到了东晋时,皇帝又往往与身边的侍中参议政事,逐渐对中书进行架空,于是门下省诞生。

可见,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都是皇帝为了架空相权而设立的政务机构,最终实现了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而决策又政出多门互相制衡的格局。

三省六部制成型于南北朝 图源/剧照

到了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就正式实行了三省六部制,此后,一直到封建帝制结束,三省六部制都始终是历代的主要政治模式。

随后,在三省六部的制度优势和胡汉基因融合的武力优势的加持下,隋唐一跃而成为世界性帝国。

从表面上看,三省六部制是成型于南北朝,但实际上却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周期,是从汉代就开始的政治博弈,最终在南北朝的乱世得以落地,制度化。

所以,对于南北朝,我们绝对不能从战争层面对其进行否定,本质来说,南北朝是以乱世完成了对先前制度的创新、定型,对汉人武力基因的升级。

影响深远。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