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之战多惨烈?李自成猛攻十余日,明朝文武皆精血守城以身殉国

娇洋看过去 2024-10-14 15:41:04

李自成在襄城俘杀明三边总督、陕西巡抚汪乔年以后,声威大震,河南的许多州县望风披靡,或不攻自破,或不战而降。

以后李自成率军陆续攻破上蔡、西华、陈州、睢州、归德、宁陵等地。彼时的李自成已经有脱胎换骨的迹象,再也不是起事早期那个头脑简单、行事鲁莽、日事屠戮的草莽枭雄,而是在行军作战、攻城拔寨中颇讲究谋略、策略、手腕的雄杰人物, 活动于河南各地的多股农民军纷纷归附于他,很大成分上因为他是一个比较懂得战略、眼光也较长远的首领之故 。这样,李自成的实力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

和张献忠、罗汝才、贺一龙等人不一样,做大后的李自成特别注意约束自己的部下,军纪较为严明,为的是争取民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一呼百诺、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据《豫变纪略》记载说,李自成率众攻破归德后,其麾下一将擅自率百余士兵前去夏邑,期间他们“不杀人,不堕城”,并未杀人抢掠,也没有攻打城池,在夏邑滞留一日,召集夏邑官绅、父老数十人,宣扬李闯王“均田免粮,不征不纳 ” 之恩德,随后带领这数十位夏邑士民专程到归德面见李自成,并献上夏邑县令印信一方。

按理说,李自成应该褒奖这个部将,但他却认为那人是擅自行动,没有禀报自己再奉命行事,触犯了军纪——

“扰害小民,上不忠,下不慈......”。

旋即下令将那将处死。而对那些携印前来拜见自己的夏邑绅民,李自成则竭力笼络:

“温言慰谕,予(赠予)牛数头而遣之”。

由此可见,李自成在顾君恩、牛金星、宋献策等中原文人的熏陶下,为人行事已经有了很大转变,逐渐懂得恩威并施,耍弄权谋之妙处。

李自成善待夏邑父老的事传开后,中原百姓更加拥戴、欢迎李闯王率领的农民军。他收买人心的伎俩很快起了大作用。

李自成在第三次围攻开封前,采纳牛金星建议, 将开封外围的一些重要城镇逐一荡平,廓清外围后,再集中力量攻打开封。闯军一路攻城拔寨,抢夺要地,势如破竹,进展非常顺利,有些城镇被强行攻破,有的不攻自破或献城归降,还有些州县分成两派:有主张据城固守的,有主张尽早开城出降的。主战、主降者各执一词, 常争得面红耳赤,谁都说服不了谁 。

《绥寇纪略》、《汴围湿襟录》均提到,崇祯十五年三月上旬,李自成率军抵达陈州,守城将领叫关永杰,据说他是三国汉寿亭侯关羽之后裔,他也以此自诩,他对将士们表示:“宁死战场,不死法场”,率守军顽强抵抗坚守十余天后,城池还是被闯军攻破,关永杰城破被擒后不屈被杀;陈州知州侯君耀也是个宁死不降的硬骨头,城破被俘后,面对李自成的威逼利诱,他均严词拒绝,后被李自成斩杀。

史载,李自成围陈州时,城内一些基层小军官以及部分守军认为贼兵势大,城中兵微将寡,无力抵御强寇,不如趁早出降,以免城破后惨遭贼寇剿洗,遭到侯君耀、关永杰等严厉训斥。这些主降者表示:“不开城 ,自会有人开” !想主动出降的只是少数人,并不占优势,主张拼死抗拒的人占多数,浴血坚守十多天后,闯军一举攻破了州城,那些主张坚决抵抗者遭到无情屠戮,“少长无或免死” ,意思是主战者无论老少都被杀害。其中以郏县令李贞佐表现得最为慷慨壮烈, 城破后,他厉声对准备大开杀戒的农民军首领吼道:

“驱百姓死者,知县耳,妄杀何为”!《汴围湿襟录》

意思是放过无辜百姓,冲我来!“贼兵”一拥而上,将他的衣裤扒下,赤条条倒挂于树干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李贞佐被打得皮开肉绽,仍不投降,还厉声“骂贼”不止,声称要“请诉上帝”。“贼酋”恼怒,让人割下李县令的舌头,使他不能发声,最后将他脔割(凌迟)而死。

李自成逐次肃清开封外围的诸多门户、屏障后,于崇祯十五年五月二日开始第三次攻打开封。这次他改变了策略,不再挥军强攻,而是采取实行围困之策,即实施长期围攻,使开封粮尽援绝,不攻自破。同时,他还分兵阻抗明军援兵,使其无法抵近开封城,有机会就围歼援军,起到“围点打援”的作用。

明廷得知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大为恐慌,崇祯帝急令督师丁启睿率大军前去解开封之围。丁启睿不敢怠慢,紧急传令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总兵率部赴援开封,保定总督杨文岳也奉命率军前来会师,明军共集结了十八万兵力,号称四十万,气势汹汹朝开封方向开去,摆出一副要和李自成农民军决一死战的架势。崇祯帝还命陕西总督孙传庭率精锐秦兵东出潼关,赶赴河南开封与诸军一起夹击农军。一场死伤惨烈、血流成河的惊天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配图源自网络】

1 阅读: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