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亲的家庭中,失散有这样几种情况:
被人蓄意拐卖,和父母阴错阳差走散,被父母遗弃……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会形成孩子或父母藏在心底的一道伤痕,不管过去多久,轻轻一碰都会作疼。
所以,很多人倾尽一生都在寻找,孩子想找家,父母想找回孩子。
《等着我》曾经来过这样一个女性。
她名叫有娣,已经四十岁,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她心底却有一道缝隙,无法闭合,不断的在提醒她没有家,没有根。
她知道现在的父母不是亲生的。
三岁的时候她来到养父家。养父母将她关在一间房子里面,她几次想逃都没有成功,为此还将养父的脸给抓伤了。
一直困在自己是否被父母遗弃的怪圈里,走出不来。
后来,有娣不再逃跑,在养父母家住了下来。15岁那年,她被迫辍学。因为养父母不愿意再出钱供她继续读书。
待遇上的差别,让她对血缘亲情的温度,感受的十分分明。
养父母为她介绍了一份保姆。整整三年,她像一个仆人一样伺候表姐一家人。生活累活都要干,还要接受表姐一家人的责骂。这让她有了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一定要赚钱,出人头地,寻回亲生父母,把自己当年走失的真相问个清楚。
她说:
“总感觉我的父母不会那么狠心把我丢弃,我不是坏孩子,我应该被爱。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从小就特别的努力。在十九岁的时候进入销售行业,22岁坐上销售副总的位置,我一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要我努力还可以做得更好。”
她隐隐记得来自一个叫湖南邵阳市的地方,依稀记得自己父亲的名字叫王冬生。
于是,她登上了《等着我》的舞台,借助官方的力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有点遗憾的是节目现场,她没有等来自己的亲生父母,因为父亲在她丢失11年之后就积劳成疾去世了, 母亲也已经重病缠身。
哥哥姐姐代替父母完成了相认,也带来了当年她走失的真相。
原来,有娣不是父母遗弃的,她的走失完全是一场意外。
有娣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非常的疼爱她,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她。走失的这一年,有精神病的母亲带着她去赶集,却突然发病倒地昏迷不醒。等她醒过来的时候,有娣已经找不到了。
有娣丢失之后,父母倾尽全力寻找,父亲也因此在寻亲路上去世。母亲的精神病也在有娣丢失之后更加严重,但是他们没有找到有娣。
36年过去了,借助《等着我》的舞台,有娣一家人才获得团聚。
有娣心底那团一直拨不开的迷雾也打开了。
寻亲现场有娣失声痛哭,撕心裂肺的哭泣让人动容。很明显,当年的有娣是母亲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被人有意带走的,然后才来到了养父母的家庭。
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已经没有办法去一一确认,也没有必要确认。
有娣努力寻找的过程,已经给了她自己一个交代。
人是一种依恋型的动物。
弗洛伊德所说: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中找到痕迹。
血缘上的依恋关系,有着最原始的力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年,也会凸显在其他的亲密关系里。
所以如果有能力把这段原始的关系录清楚,生活的会更有质量。
有娣不清楚这断曾经,困在过去的默认模式里,一生很痛苦。而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具备超越曾经的能力。
寻亲就是超越,走出默认模式,拥抱新生。
庆幸他们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