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量产直升机是在前苏联制造。传奇的米-26(北约代号:Halo,译:光晕)。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这台苏联时期的奇迹机器的十个有趣故事。
如果需要,它甚至可以轻松拖拽一架“美国货”(如CH-47“支奴干”)随行。
米-26的研发与服役
米-26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架直升机于1980年秋季完成组装。这款直升机最初的设计目标是用作军用运输机,用于执行重型物资和装备的运输任务。
巨大的机体尺寸
米-26的机身长度达40米,比波音737飞机还要长;机身高度接近三层楼房。即便空载,这台巨型直升机的重量也达到了28吨。
米-26的性能非常出色:最大飞行高度:可达4,000米;最大航程:满油状态下可飞行800公里;巡航速度:介于250至290公里/小时之间。
惊人的旋翼尺寸与性能
米-26直升机的主旋翼直径为32米,副旋翼(尾部)直径为7.6米,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帕斯基塔楼的大钟表盘还要大。
米-26的主旋翼以每分钟192转的速度旋转,其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弯折整棵树木!
凭借两台强劲发动机(每台功率达11,400马力),米-26直升机能够轻松吊起重达20吨的货物。
强大的运输能力
米-26可以毫不费力地运输卡车、坦克,甚至其他直升机。货物既可以装载在机舱内部,也可以通过外部吊挂的方式运输。
外部吊挂系统:
使用特殊钢缆固定货物,每条缆绳重达300公斤。 通常需要4至5名地勤人员协作才能将缆绳固定好。在外部吊挂模式下,米-26的飞行高度一般为150米,并且严格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以确保安全。
运营成本
米-26的运行费用极高,仅一分钟的飞行成本约为1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1,200元),而飞行一小时的费用接近60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72,000元)。
机组与乘员
米-26的标准机组由五名人员组成:
1.机长、2.副驾驶员、3.领航员、4.机务工程师、5.机载操作员
此外,机舱内还为货物护送人员预留了4个座位,以便随行人员能够在运输过程中监督货物状态。
米-26机舱内部
米-26的飞行员是直升机驾驶员中的精英,只有最有经验、至少拥有一级资质的飞行员才能驾驶这架庞然大物。
货舱空间:宛如篮球场
米-26的货舱空间极其宽敞,大小堪比一座完整的篮球场。在军用版本中,货舱可以容纳70-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60名担架上的伤员和3名随行医生,足以胜任复杂的军事运输或医疗救援任务。
强大的运输能力
米-26甚至能够运输整架飞机。例如,它曾被用于从圣彼得堡的普尔科沃机场将一架图-134飞机运送到附近的紧急情况部训练场,展示了其卓越的吊运和运输能力。
它还曾在2002年的阿富汗任务中,成功撤离了两架故障的美国CH-47“支奴干”军用直升机。
米-26直升机曾被生产或仍在生产多种改型,包括民用型、军用运输型、消防型、空中起重机型,甚至还有专门用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区域作业的特殊型号——米-26С。
米-26飞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米-26拥有极为丰富的服役记录。在阿富汗战争中,这种直升机被广泛应用,可靠地将苏联伞兵送往最让“游击队”意想不到、难以到达的山区。由于其庞大的体型,它在军事俚语中被称为“奶牛”。
米-26还参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灾后处理工作。此外,它还经历了安哥拉战争、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并在两次车臣战争中投入使用。
米-26在阿富汗如今,米-26在俄国北部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非常不可或缺。它通常在外部吊挂装置上运输大型金属管道。在极地冬季的严寒条件下,要预热这样一台巨型直升机至少需要一到两个小时。
米-26在北方不可替代
米-26不仅用于运输大宗货物,还用于运输非标准货物。例如,它曾运送过在北极失散的白熊幼崽。通过米-26,这只小熊成功地被送到自然保护区。
米-26还用来将从永久冻土中发现的猛犸象遗骸运送到博物馆。正是这台直升机将重达20吨的遗骸成功运输。总共生产了318架这种直升机。除苏联(俄罗斯)外,米-26还被全球超过30个国家使用或曾使用。
米-26正式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96年9月27日,它一次性将224名跳伞者带到6.5公里的高度。
这家伙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