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

求求求文化 2024-08-24 12:22:35

仲尼之楚,楚王觞(shāng)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

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yǐng)人投兵,丘愿有喙(huì)三尺。​”

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名若儒墨而凶矣。

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

狗不以善吠(fèi)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

孔子在离开鲁国后,游历了诸国,尽管未曾与楚王相见,但庄子却巧妙地构想了这样一幕:孔子抵达楚国时,楚王以盛大的宴会来款待他。

在宴会上,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手持酒器站立,而市南宜僚则接过酒来,洒在地上进行祭祀,并感慨地说:“古代的贤者在这样的场合应该发表一番言论。”

孔子微笑着回答:“我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难以一一表达。不过,我愿意尝试。市南宜僚善弄丸铃而使宋楚两国的危难获得解除;孙叔敖安寝恬卧手摇扇子而使楚人停止兵伐。我的话,可不敢自比他们的威力!​”

宜僚和孙叔敖通过行动而非言语,展现了“不言之道”的智慧;而孔子,他的言辞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可谓“不言之辩”。这表明,真正的品德和智慧并不一定要通过言语来表达。当我们的知识达到极限,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时,便达到了智慧的巅峰。

大道是深奥而统一的,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和体验都是独特的。有些事物,我们的智力无法完全理解,言语也无法彻底表达。即使是儒家和墨家这样有名望的学派,有时也会因为试图解释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而陷入困境。

孔子所讲述的这两个故事,更多地反映了庄子独特的思考和情感。庄子认为,最好的策略是不战而胜,最好的行动是不争而行,最好的教导是不言而教,最好的作为是不为而为。这样的道,是超越言语的;这样的智慧,也是言语所不能充分传达的。

《大宗师》中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我们的知识和智慧是有限的,总有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就像一片深邃的黑暗,我们无法用语言去照亮它。在生活中,这样的未知无处不在,即便是我们眼前所见的事物,也可能隐藏着无数未知。

佛经《维摩诘经》中也提到:“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真正的佛法超越了语言和文字的界限,它的本质是超越一切形式和概念的。禅宗中的公案和无言传心,正是尝试用“不言之言”的方式去传达这种超越性的智慧。禅宗强调直指人心,通过内心的体悟来实现觉悟,这正是对“不言之言”的最佳诠释。

功能、作用与德行,都源自那纯净而统一的道,它是万物的源泉,滋养着世间的一切。才智与思维,在探索的旅途中,终将触及那无知的边界,这是一个超越我们日常认知的领域,是智慧的深渊。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能在这种认知中与大道保持和谐统一,那么我们的修养与智慧才算是达到了一个高深的境界。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常常追求各种技巧和策略,但最高明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用大道之理去应对万事万物。知识计谋虽多,却总有其局限性,不如学会承认并顺应自然的自行运作,因为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它不拒绝任何一滴向东流的水;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包容天地,恩泽广施而不求回报。他们生前不慕名利,死后不留遗名,财物不聚,名声不显,但他们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这才是真正的伟大之人的风范。

正如狗并非因叫得响亮便是好狗,人亦非因言辞华丽便是贤人。伟大之人,不在于他们自身的伟大,而在于他们如何以平凡之身,行非凡之事。而那些过于喧嚣、多言多语之人,往往适得其反,难以达到真正的境界。

智慧之人,懂得少言少行,他们更倾向于倾听内心的声音,遵循自然的法则。他们知道,天地虽大,却不求任何回报,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完备的境界。

同样,懂得大道之人,也无需外求,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最完备的内在。他们返归本性,不为外物所累,遵循亘古不变的规律,从而达到了永恒与不灭的境地,这便是圣人的真性所在。

庄子哲学中的“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无限且自足完备。人若欲认识并达到“道”的境界,关键在于“反己”的实践。

“反己”的过程,是回归自我、寻找本心的旅程。庄子认为,“道”不仅赋予了天地万物以自足完备的本性,也同样赋予了人类一颗本初之心,这颗心同样蕴含着自足与完备。

然而,在世俗的纷扰中,人们往往迷失于“逐物”,被名利、物欲等外在因素所牵引。庄子以惠施为例,深刻揭示了“逐物”之弊。惠施虽然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却因过于沉迷于外在的学识与名利,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与自我反省,最终未能领悟到“道”的真谛。

因此,庄子强调要通过“反己”来找回并彰显这份本初之心。这要求人们摒弃那些蒙蔽和污染心灵的世俗之学、情思物欲,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虚静,达到一种高度的心灵净化和觉醒。

子綦(qí)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yīn)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

九方歅曰:​“梱(kǔn)也为祥。​”

子綦瞿(qú)然喜曰:​“奚若?​”

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

子綦索然而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

九方歅(yīn)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

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zāng)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chún)生于宎(yǎo),若勿怪,何邪?

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

无几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yù)之则难,不若刖(yuè)之则易,于是乎刖(yuè)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子綦膝下有八个儿子,有一天他把这些儿子都叫到面前,还请来了一位看相很准的人叫九方歅。

子綦对九方歅说:“请您帮我相一相,我这些儿子中,谁将拥有最大的福气。”

九方歅仔细观察了每一位孩子,然后指着梱说:“您这位儿子将来福气最大。”

子綦听后喜出望外,急切地询问:“他将享受怎样的福气呢?”

九方歅回答:“梱将来会与国君共餐,一生荣华富贵。”

但是,子綦听了这话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伤心地哭了起来,他说:“我的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命运呢?”

九方歅觉得很奇怪,就安慰子綦说:“能和国君一起吃饭,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啊,你的家族都会因此受益的。你现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却哭了,这不是在拒绝福气吗?梱确实是个有福之人,只是你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子綦擦干眼泪,对九方歅说:“九方歅啊,你不了解。如果梱的福气仅是物质的享受,那并非真正的福气。我家中从未养羊,却总有羊羔;我不爱打猎,却总有鹌鹑飞来。这些不寻常的迹象让我感到不安,现在你又说梱将有大福,我难以置信。

我们父子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享受自然之乐,不追求权力与财富。我们随遇而安,不强求,不造作。现在却说梱将有非凡命运,我感到忧虑。

我知道,不寻常的福分往往预示着不寻常的祸患。这或许是天意,非我们所能改变。我哭泣,不是因为害怕或不接受,而是担心梱将失去我们现有的简朴与快乐。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

“邀乐于天,邀食于地”的境界,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确实难以企及。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扰和束缚。

子綦的“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这三点,实际上是教导我们在纷扰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不与之为事”,指的是不过度干涉他人的事务,尊重他人的空间;“不与之为谋”, 提醒我们不要总想控制一切,让事情自然发展;“不与之为怪”,则是让我们学会接受和适应各种变化,不轻易被外界的异常现象所干扰。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过度干预、不强求结果、不违背自然规律。当我们能够以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关系时,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从容和自在。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和解。

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求,不违背自然规律。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就会发现自己更加从容自在,因为我们已学会与自己和世界和解。

不久之后,梱被派往燕国,却在途中遭遇盗贼。盗贼残忍地截断了梱的双足,将他卖到了齐国。在那里,梱意外地成为了渠公的守门人,与国君共享酒肉,直至生命的终结。

在世人眼中,与国君共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然而,对于子綦而言,这一切显得如此不自然,似乎预示着不祥之兆,因此他不禁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呢?与天地同乐,不策划、不造作、不执着于对与错的区分。

庄子曾言:“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红楼梦》中也有“无可奈何天”之叹。生活中总有无法抗拒的命运,我们的心念往往难以自控,忽东忽西,飘忽不定。

梱虽然终身有肉吃,但却以失去双腿为代价,这正是子綦所忧虑的灾祸。子綦虽非卜者,却能感知到不寻常的福分背后可能隐藏的祸患。

这个故事深刻地隐喻了价值取向的问题。那些“食肉”之人,暗指那些盲目追求名利富贵的人,他们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目标。一旦陷入这种俗套,精神上的残害便不可避免,又怎能“游于天地”,怎能“邀乐于天,邀食于地”呢?

《道次第》中讲到:把每件事做好的标准是什么?首先,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做,每一件事都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出发点;其次,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不论结果如何,从个人修行的角度来看,都是圆满的。

反过来说,即使你所做的事情看似有意义,但如果心态不正,或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全力以赴,即便事情成功了,从个人修行的角度看也是不圆满的。因为客观上的圆满并不总是受个人意志控制。

佛法讲究因缘,个人的努力只是众多因缘中的一个,可能至关重要,也可能只是次要因素,我们无法决定一切。只要我们尽了心,对自己而言就已经足够。至于事情的最终成败,则取决于集体的业力。

《菜根谭》中说:“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真正的修行者,其实就是普通人,怀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果总是以非凡甚至怪异的行为来应对世事,往往难以得到善终。

成语:

【有喙三尺】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循古而不摩】遵循古制而不拘泥于古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