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朋友闲聊时,他提到最近感觉调理脾胃的效果似乎大不如前,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脾胃之气,非但后天之元,更为五脏之长。然而当今社会,调理脾胃的艰难似乎增加了呢?
这一切,或许可以从我们的生活方式说起。回想那些年月,人们的餐桌上往往是清淡的食物,甚至有时难以果腹。时代的演变,饮食的丰盛及油腻渐成日常生活之一。每餐外卖,每场大餐,皆在无形间增加脾胃负担。食物中的油腻、辛辣,都容易滋生痰湿,进而引发内热。
那么,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该如何调理脾胃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那就是肾。
当今时代,人们生活节奏急促,很多人承受巨大压力,各类欲望日益膨胀。不经意间,饮食油腻,长时间熬夜,作息无常,过度劳累,皆逐渐损耗肾的精髓。肾主一身之阴阳,其阳为生命之源。然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脾阳遭受影响。故调理脾胃,非独顾脾的本质,更须注重肾的根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调理脾胃时,效果并不好的主要原因。
这时,有人或有疑问,我们到底该不该多补阳呢?然实不然。补阳固可在一定程度缓解,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潜阳。潜阳,顾名思义,就是将耗散的肾阳收回来,藏匿于肾中。这就好比一个花园,如果只是一味地种植花草,而不注重施肥和修剪,那么这片花园的繁茂程度也不会太高。同样,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外力再怎么补,都不如自身的阳气来得重要。
而温下,则是潜阳的重要手段之一。温下并不是简单地使用温热药物,而是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使肾阳得以恢复和滋养。只有当肾阳充足时,脾胃才能得到真正的滋养和调理。
《黄帝内经》有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不仅仅是藏精之地,更是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肾阳不足时,水液代谢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调理脾胃的同时,必须注重肾的调养。
补阳、潜阳、温中、温下需同时进行才能有效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下面木子根据这些方法给大家推荐几组配穴:
补阳:
关元穴:有助于补充肾阳。
肾俞穴:补肾壮阳。
命门穴:温补肾阳。
潜阳:
涌泉穴:引导上浮的阳气下行。
太溪穴:滋阴益肾,有助于潜藏肾阳。
温中:
中脘穴:温中散寒。
足三里穴:温中健脾。
温下:
气海穴+三阴交穴:温补下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