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颁布《人民食品卫生法》以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成为了衡量食物是否安全的标准。
而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保质期的关注也越发严格,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食物过了保质期”。
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商品在过了包装上的保质期后都不能使用,以下6种就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们即便是过了保质期,但质量依旧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但这也导致粮食浪费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在2020年时,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的食物就有13亿吨,按照联合国估算,每年浪费的粮食成本就高达2.5亿美元。
造成这个可怕的数字出现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食物过了包装上的保质期。
从逻辑上来看,这个说法是合理的,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食物的品质和包装上的保质期不是绝对同频的。
一般来说,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在作怪,这些微生物存在于任何环境中,只要温度适宜,它们就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从而满足自身的繁殖需求。
与此同时,食物中的水和空气中的氧气,也是微生物繁殖的必要元素,如果食物的水分含量高,并且放在氧气充足的地方,那么微生物就会繁殖的越快,食物就会更容易变质。
所以,从食物变质的因素可以看出,储藏的环境将直接决定食物品质维持的时间,换句话来说就是,食物不是突然坏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以前没有保质期这个概念时,大家都会根据食物的外观和味道来辨别品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浪费的现象。
可自从有了保质期后,商家为了合规不得不给食物加上保质期,这虽然保证了人们的饮食安全,但却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就比如以下6种食品,它们实际的保质期要比包装上的保质期更长。
第一种: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保质期通常要比包装上的保质期长很多。
当然,保质期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说明,在这个时间段内,食盐的口感和质量是最好的。
不过,要想满足食盐超过保质期依然能食用的条件,就必须保证它存储于干燥、密封的环境中,如果是开封后的食盐或者长期受到高温影响,那最好还是按照包装上的保质期来判断品质。
第二种:蜂蜜蜂蜜主要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这些单糖使得蜂蜜形成了高渗透压环境,而这种环境则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蜂蜜中的水分含量极低,通常在17%到20%之间,远低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还有蜂蜜中的有机酸降低了PH值,而大多数细菌和霉菌都无法在酸性环境中生存。
但最重要的是,蜂蜜中含有抗菌物质,比如氧化氢、氧化酶等,这些物质都能直接杀死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而由于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的必要因素,蜂蜜的保存时间就会变得很久,而包装上的保质期大多都是为了符合要求。
第三种:高度白酒“陈年老酒”就意味着,白酒储存的时间越久,口感和味道就越浓厚,同时也说明白酒的保质期很长。
的确,高度白酒的酒精浓度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而且酒中的乙醇分子和水分子结合的更加紧密,不易挥发和水解,所以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也会更慢。
不过,想要延长高度白酒的品质,要避免阳光直射,更要保证环境的潮湿、封口的密闭性。
第四种:固体糖固体糖就包括冰糖、砂糖等,它之所以不容易变质,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水分被层层蒸发,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而且,固体糖中也含有一些天然的抑菌成分。
但最重要的是,固体糖的渗透压强较高,微生物很难在其中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固体糖放进密封容器中,也可以在糖罐中放入生石灰,用于吸收多余的水分,从而延长固体糖的保存时间。
第五种:老陈醋老陈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酸度通常在4.5度以上,而这种PH值较低的酸性环境中,不利于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不仅如此,在老陈醋的酿造过程中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发酵和陈酿,形成了丰富的有机酸和其他抑菌物质,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保存能力。
像生活中常见的山西老陈醋,它在未开封的情况下可以保存3年左右的时间,但如果是开了封的,则建议在保质期内用完。
第六种:豆类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晒干的豆类保质期很长,只要外表不发生变化基本上都能吃,但其实这也要分不同的情况。
一般来说,像黄豆、绿豆等五谷杂粮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而这些成分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中,不会轻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
当然,如果储存的不妥当,那么豆类的保质期也十分有限,所有在日常生活中,要将豆子放在密封防潮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延长豆类的质量。
总结:保质期让人们有了食品安全的标准,它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人们的健康,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真实的情况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