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回雁峰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出身贫寒,早年熟读四书五经,后投笔从戎,加入湘军,成为水师统领。他熟读兵书,尤其精通三国周瑜水师战法,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晚清中兴的一代名将,官至长江水师巡阅使,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彭玉麟一生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充满传奇色彩。于光绪十六年(1890)病逝,享年74岁,谥号“刚直”,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的消逝”。彭玉麟文武双全,擅长画梅咏梅。他的诗由晚清大儒俞樾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
彭玉麟像
一、投笔从戎,一战成名
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1817年1月30日)彭玉麟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彭鸣九时任合肥梁园巡检。16岁时,彭玉麟随父母返回湖南衡阳渣江老家。因家中田产被族人夺走,彭父忧愤成疾,不幸病逝。玉麟只好带着母亲到郡城衡州居住。他投入衡州绿营充司书,月支饷以养家。从此,他文武双修,开始攻读兵法韬略,日夜揣摩钻研《公瑾水战法》一书,几乎达到出神入化地步。道光二十九年(1849)秋,湖南李沅发起义,彭玉麟随绿营参与平乱,立下战功,被提拔补任为临武营外委,授予蓝翎顶戴,他不愿评议功劳,辞职转赴耒阳,为杨姓当铺掌柜理事。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逼近耒阳。杨姓富商逃之夭夭,把当铺委托彭玉麟守护。彭玉麟借用杨姓当铺的钱财帮县令募集勇士,自任首领,多次打退小股太平军的骚扰,耒阳城得以保全,彭玉麟声名远扬。
湖南耒阳——蔡伦纪念馆
耒阳县令佩服彭玉麟的智勇双全,保举他为绿营把总。但他不屑于绿营的腐朽没落,只是要求县令归还借用杨姓当铺的钱财后,辞归衡阳。八月,母亲王氏去世,彭玉麟侍母至孝,悲伤不已。次年冬天,时任兵部右侍郎的曾国藩奉旨组建湘军,以抗击太平军。鉴于太平军强大的水师沿江攻城掠地,曾国藩决定在衡州组建水师与之抗衡。他久闻彭玉麟熟悉水军战法,三顾茅庐,邀其墨绖从戎,组建湘军水师。曾国藩的真诚感动了彭玉麟。他戴孝从军,在衡州襄助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起草编制营制章程,设计各色旗帜,在蒸水与湘水交汇处的石鼓嘴建了一个造船厂,打造战船,购买洋炮,招收水勇。按照当年周瑜创造的长蛇阵、方城阵、八卦阵等阵式,彭玉麟亲自指挥水师在湘江上操练。湘军水师初具规模,形成战力。
蒸水与湘水交汇处——合江亭
咸丰四年(1854)初,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率领湘军水陆师一万七千多人,分水陆两路向岳州进发,迎击占领江宁定都天京后沿江西征的太平军。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驰骋于风高浪急的万里长江,先后多次打败太平军水师,会同湘军陆师收复了湘潭、岳州、武昌等地,湘军迅速崛起,成为抗击太平军的主力。彭玉麟被清廷授予同知,顶戴花翎。在彭玉麟指挥的数场大战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湖北田家镇之战了!田家镇是坐落于鄂东武穴西南部的古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以北,与长江南岸三面斗绝、突兀江心的半壁山隔江相对,互为犄角。浩荡的长江在此流过,江面陡然转窄,横宽只有一百七十多丈,江流如束,形如咽喉,素有"楚江锁钥"之称。
湖北省阳新县城东25公里——半壁山
太平军在田家镇建立大营,并于半壁山上结营五座,同时,用六条粗大的铁索南系半壁山,北拴田家镇,横截长江,铁索下摆二十几条战舰用蔑缆相连,战舰上设有火力威猛的大炮,其超强阵势无不让湘军将领胆颤心惊。此战,彭玉麟犹如诸葛附身,将“火烧赤壁”的战法运用到了极致!彭玉麟将水师分为四队,第一队急桨而下,直至铁链之前,“以洪炉大斧,且熔且椎,须臾锁断”;第二队发炮轰击,火力掩护;第三队发起冲锋,攻入敌阵;第四队保护老营,后勤支援。田家镇之战“烧毁贼舟四千馀艘,夺获五百馀艘”,大获全胜。这次大捷,让彭玉麟一战成名,清廷赐予他“巴图鲁”荣誉称号。他将清廷奖赏的四千两白银一文不留,部分用于家乡创办学堂,部分用于救济穷苦的乡亲。
长江南岸半壁山——锁钥楼
二、英名盖世,功成身退
湘军取得田家镇大捷后,曾国藩率军攻进江西,与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统帅的太平军相持于九江城。石达开诡计多端,于咸丰五年(1855)1月以运粮船为诱饵,将湘军水师250多条小舢板引入鄱阳湖困住后,将入江通道封锁。自此湘军水师被分为内湖和外江两部分。2月12日夜,石达开率领水军总攻湘军水寨。由于行动灵活的小舢板被困在鄱阳湖内,失去小舢板保护的外江巨舟“如鸟去翼,如虫去足”,湘军水师那股“铁锁沉江”的气势被一扫而光。太平军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直扑曾国藩的座船。情急之下,曾国藩只好跳水逃生,退守南昌。彭玉麟率外江水师残部,退至武汉沔阳州。此后,太平军石达开部接连控制了江西十三府中的八府五十四州县,湘军被压迫在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动弹不得,处境日益困难。
江西湖口——石钟山
在太平军三克武昌后,8月27日 彭玉麟督率湘军水师收复汉口。朝廷嘉奖彭玉麟“以道员记名”。不久,曾国藩急招因伤回籍养病的彭玉麟赴南昌整顿内湖水师。当时江西大部被太平军攻陷,水陆交通困难重重,彭玉麟伪装成游学乞食者,徒步行走数百里到达南昌。趁石达开被调回参加天京解围战及太平天国天京“内讧”之机,咸丰七年(1857)10月25日,彭玉麟发起湖口战役,率湘军内湖水师分三队依次冲出鄱阳湖,与外江水师时隔两年半后重新会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咸丰八年(1858) 5月19日,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湘军陆师,攻克九江城。清廷赏加按察使衔道员彭玉麟布政使衔。湘军攻占九江城后,顺流东下,直指安庆。咸丰十年(1860),彭玉麟率水师攻占安庆外围重镇枞阳、大通、铜陵、峡口等太平军据点,并成功阻止太平天国陈玉成部渡江南下救援安庆。
江西九江——锁江楼
咸丰十一年(1861)9月5日,曾国藩四弟曾国荃率军攻陷安庆,守将叶云来战死。安庆保卫战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双方死伤人员数以万计。带着复仇心理的曾国荃在杀降八千多人后,又将城內饿得皮包骨头的太平军俘虏约一万六千人全部杀死。最后又下了一条极其残酷的命令:城中百姓,无论妇孺老幼,悉数处死!闻讯后,怒不可遏的彭玉麟面见曾国藩,强烈请求将曾国荃这个“活阎罗”砍头!但曾国藩毕竟护短,何况曾国荃是自己的四弟又是湘军中颇有威望的一员骁将。曾国荃知道彭玉麟告状后,不胜其烦,二人关系渐行渐远。湘军收复安庆后,清廷奖赏彭玉麟功勋卓著,英名盖世,任其为安徽巡抚。这本是天大的好事。整个晚清70年,封疆大吏(含总督、巡抚)总共只有370多人。无数官僚苦熬一生,只能望之兴叹。但彭玉麟却上折固辞。
湘军“活阎罗”——曾国荃
在清廷下旨挽留后,彭玉麟再次上折辞官,并列举了三大理由:一、自己只读县学就从军打仗,缺乏做巡抚的文才,唯恐误国误民;二、当此国家用兵之际,舍水师而做巡抚,将是国家的损失;三、自己的性格生硬偏激,不懂圆融变通,出任巡抚恐怕无法做到精深稳健。两道情真意切的辞官奏折,咸丰皇帝深受感动。为了奖赏功臣,清廷谕旨曾国藩询问彭玉麟是否胜任安徽巡抚一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清廷要曾国藩再劝彭玉麟履职。但任凭曾国藩费尽口舌,彭玉麟矢志不移。最后曾国藩只能以水师离不开为由,上奏替彭玉麟辞官。清廷这才允准,暂时搁置了让他出任封疆大吏的念想。同治元年(1862)5月19日,彭玉麟率部会同陆师攻克长江天险金柱关,打开了通往江苏的大门!
南京阅江楼
在陆续攻陷江宁头关、江浦及天险九洑洲后,湘军水师上下江宁再无阻碍。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物资补给线全被切断,江宁城外的营垒均被湘军占领。同治三年(1864)7月21日,清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廷对湘军将领论功行赏,封官加爵。彭玉麟的水师与曾国荃的陆师,并称为湘军的左膀右臂,居功甚伟。清廷封彭玉麟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加太子少保衔。同治四年(1865),清廷任彭玉麟为漕运总督,那可是一个让人眼红的大肥缺,他辞职不干。清廷认为,或许彭玉麟是嫌官位太低,改任他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那可是一个极品高位。他再次上疏辞官,并要求一并免去兵部侍郎虚衔。他说自己当年投军是为国效命,现太平军已灭,是解甲归田的时候了。最后,他还说自己“愿以寒士始,愿以寒士终”。朝廷拗不过这个倔强的官场另类,只好准许他回籍休养。
衡阳彭玉麟故居——退省痷
三、刚正不阿,鞠躬尽瘁
同治七年(1868),为维护长江沿线的稳定,清廷决定以湘军水师为班底,组建长江水师,担负起捕盗、缉私、守卡、御侮等职责。为了挽留彭玉麟继续为国效力,清廷为他设置一个新官位“长江巡阅使”,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享受钦差大臣待遇。从同治八年(1868)至光绪十年(1883)的十五年间,彭玉麟多次巡阅长江水师。面对自己曾经的亲信、部下,他刚直严明,铁腕惩腐,决不手软,先后参劾庸劣总兵副长等将弁130多人,千里长江为之一震。在一次彭玉麟巡阅水师路过合肥时,获知李鸿章侄儿李秋升横行乡里,为祸一方,欺男霸女,强行掳走一村妇,当即派人将其捉拿归案。证据确凿后,将其斩首。事后,他给李鸿章写了信,将李秋升的无恶不作写在纸上,最后还来了一句:“我这是为了您的名声着想”。
李鸿章像
当时,中国西南边疆危机四伏,自清光绪七年(1881)8月法国侵略者实现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后,为达到据越南而侵入中国西南的目的,开始骚扰中国。清廷命李鸿章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李鸿章以各种理由拒绝赴任,还向人抱怨说:“若以鄙人素尚知兵,则白头戍边,未免以珠弹雀,枢府调度如此轻率,殊为寒心”。清廷无奈,于1883年任彭玉麟为兵部尚书,派往广东筹办军务,并要求他“毋稍延缓”。国难当头,已经67岁比李鸿章还大6岁的彭玉麟慨然赴任。光绪九年(1883)12月,越南山西之战爆发,中法战争正式打响。法军占领山西后,又乘胜进攻清军的另一驻地北宁。次年3月12日,北宁失守。清廷震怒,免去淮军老将张树声两广总督职,调任山西巡抚张之洞为两广总督,与已到达广东的钦差大臣彭玉麟共商抗法事宜。
广西镇南关
彭玉麟年近古稀,而张之洞正值壮年。他们一个是起家行伍的湘军宿将,一个是词臣出身的后起疆吏,一武一文,此前并无接触和交往,但因为这场民族战争而走到一起,成为同僚。彭玉麟是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分属客帅;张之洞为总督,主政一方,当为主帅。彭玉麟为勋臣宿将,威望既隆,张之洞以晚辈身份殷殷致意,屈己待人,且主动表示“一切机宜,专求裁断”,这为两人的推诚共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人惺惺相惜,相辅相成,制定了两广地区的防御方案,重点突出省防,于广州外围水陆两路节节设防,并将防务扩展到广东沿海的琼州、潮州等地,建立起一个军民联防的庞大防御网络。彭玉麟自督湘军驻守在虎门外沙角、大角二山,使法军有所忌惮。
两广总督张之洞像
8月23日,法军瞅准闽海的防守薄弱,由法国远东舰队统帅孤拔率法军以先期驶入福州马江内的优势兵舰向中国船舰猛烈攻击,中国水师仓卒应战,顷刻间,战舰十一艘或沉或伤,官兵殉难者近八百人。法舰还击毁马尾船厂(福州船政局),并连日对马尾至海口间的岸防设施大肆破坏后驶出闽江口,集结于马祖澳。光绪十年(1884)8月26日,清廷正式对法宣战。10月初,法舰进犯台湾。法军在基隆登陆后,再犯淡水,一度抵滩上陆,但很快被击退。法军占领基隆一隅,无法深入,转而从10月23日起对台湾实行海上封锁。针对法国舰队北上攻打闽台,彭玉麟主张,惟有采取围魏救赵之计,攻法所必救,也就是力战越南,夺回失地,闽台之围自解。
台湾八景——鹅銮鼻
光绪十一年(1885)2月,彭玉麟奏请起用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3月23日,盘踞谅山的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冯子材率军协同黑旗军、恪靖定边军与法军激战,击退了法军的猛烈进攻,并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法军东部统帅尼格里。镇南关—谅山大捷威震中外,“是为中国与外兵交锋始称战胜之一次也”,法国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此役一举扭转战局,迫使法国求和。清廷也乘胜即收,接受议和。张之洞、彭玉麟闻讯,表示强烈反对,可无济于事。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和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左宗棠愤怒地说:李鸿章“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
广西钦州——冯子材塑像
中法战争后,彭玉麟再次以年老患病为由,请辞兵部尚书一职。按照清朝规定,文武官员于正式薪俸外,在离职时由朝廷另行一次性发给养廉金一份,以褒奖官守如一而拒绝贪污。彭玉麟退休回籍时,养廉银为两万一千五百余两,这笔巨额财富让其过上富甲一方的生活绰绰有余。可彭玉麟一文不取,捐出俸银一万二千两,将船山书院从衡阳回雁峰下的王衙坪王氏宗祠迁往东洲岛扩建,聘请三湘名儒王闿运为山长,使之成为清末最为著名的书院之一。其余俸银用于修建石钟山忠烈祠,以纪念当年战死的湘军水勇。彭玉麟回原籍时,田无一垄,房无一间,真正成了彻头彻尾的“寒士”。光绪十六年(1890)3月,彭玉麟病逝于衡州湘江东岸的退省庵,享年74岁。清廷追赐太子太保衔,谥刚直。张之洞给彭玉麟的挽联云:“五年前瘴海同袍,艰危竟奠重溟浪;二千里长江如镜,扫荡难忘百战人”。
江西湖口石钟山——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