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niè)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
曰:“将逃尧。”
曰:“奚谓邪?”
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覕(piē)也。
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有暖姝(shū)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liè)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yòu),奎蹏(tí)曲隈(wēi),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shǐ)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shān)也。舜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翼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
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yáng)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齧缺问许由:“你要去哪里?”
许由回答:“我要逃避尧。”
齧缺问:“为什么呢?”
许由说:“尧,处心积虑推行仁爱,我怕他被天下人耻笑。后世可能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想要百姓聚合不难,给他们爱护就会亲近,给他们好处就会靠拢,给他们奖励就会勤勉,送给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就会离散。爱护和利益出自仁义,而弃置仁义的少,利用仁义的多。仁义的推行没有诚信,而且还会被禽兽一般贪婪的人借用为工具。
一个人的裁断与决定给天下人带来好处,如好像是短暂的一瞥。尧知道贤人能给天下人带来好处,却不知道他们对天下人的残害,只有身处贤者之外的人才能知道这个道理。
许由认为,仁义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被当做工具利用当世之人多假仁义以取利。庄子认为仁义可以治国也可以误国,无论多美好的品德,一旦被利益熏心所利用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最好的治国之道是不治而治,无为而为,顺应自然。”
庄子在文中描述了三种人:沾沾自喜的暖姝者、苟且偷安的濡需者、以及劳苦不堪的卷娄者。
所谓沾沾自喜的人,他们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知识,并自视甚高。这些人类似于《秋水》中所讽刺的井底之蛙和夏虫,囿于狭隘的认知,无法理解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苟且偷安的人,则像是依附于猪的虱子,选择猪毛稀疏的地方,就自以为住在园林式的豪华宫殿里了;如果长在后腿、蹄子这些弯曲的部位,或者乳房、股腿的夹缝间,就认为是最安全、最温馨的住所了,料想不到有一天屠夫宰猪时,举臂、持草,拿起火把来,猪毛烧得没有了,猪身上的虱子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濡需者选择在看似舒适的环境中安身,却未意识到这种安逸是暂时的。当环境改变,他们的安全也随即消失。这种人象征着那些过度依赖外部环境,追求名利而忽视风险的人。
所谓劳苦不堪的人,就是舜那样的人。羊肉不会喜爱蚂蚁,蚂蚁却喜爱羊肉,因为羊肉有膻腥味。舜因其膻腥的行为受到百姓的爱戴,多次迁移居住地,最终使这些地方繁荣起来,都发展到有十多万户。尧听说了舜的贤能,就选派他到荒芜的地方,说是希望他能给百姓带来恩泽。
舜被推举到这荒芜的地方当国君,年龄大了,聪明才智衰退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尧舜时代更是如此,能活到七八十岁,算是非常长寿的了。尽管他已这样高龄了,但还要操心国家大事,勤于政事,不能归家休养,所以他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看起来又苍老、又驼背,这就是所说的劳苦不堪的人。庄子批评这种以仁义治国的方式,认为这反而导致天下不太平。
“神人”在这里指的是超脱世俗、达到一定修为的人。这样的人不追求众人的归附和聚集,因为人群聚集往往会引起不和。他们明白,真正的和谐不是强求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既不会过于亲近,也不会过于疏远,保持一种平和与淡然的态度。
这种态度可以用“君子之交淡若水”来形容,意指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清水一样纯净、平静,没有过多的杂质和波动。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维持,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利益或情感的纠葛上,而是以德性和温和为基础。
当人际关系中出现利益冲突或情感纠葛时,矛盾和冲突就容易产生。而“守住自己的德性,保持温和”,则是一种应对之道,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德行,来顺应天下的变化,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这样的人被称为“真人”,他们真正地理解了生活的本质,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困扰,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要引导蚂蚁摒弃对膻味的偏爱,像鱼儿在广阔的江湖中悠然自得;让羊儿忘却自身散发的膻气,自在生活。我们应当用眼睛专注于应观之物,耳朵聆听应闻之声,心灵则深刻领悟所能理解之事。这样的人,内心如墨线般正直无偏,行为变化总是顺应自然,和谐流畅。
古时的真人,以自然法则为准则来处理人事,而不以人事去违背自然之道。他们生死相依于自然之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反之亦然,顺应自然之道,生死皆得其所。
成语:【暖暖姝姝】自满,沾沾自喜的样子。
【广宫大囿】形容雄伟的宫殿,宽阔的苑囿。
【奎蹏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乳间股脚】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如蚁慕膻】像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