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剧毒”海鲜流入市场了!近期不要买、不要吃!

耀耀说健康 2024-07-03 21:28:51

近日,秦皇岛市发布公告,提醒爱吃海鲜的人们,近期不要买、不要吃青口贝,因为经过检测发现毒素超标!很多人都中招了!

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会将本次中毒事件联想到日本核废水排放,但实际上,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贻贝中毒是大自然的“馈赠”

青口贝,又叫贻贝、海虹,一种双壳类软骨动物,这种生物几乎遍布中国各大沿海地区。

青口贝可蒸可煮亦可炒,味道鲜美,唐代食疗家孟诜将其制成干菜,命名“淡菜”,记载在《食疗本草》中,一直沿袭到今天的两广地区。

除了味道鲜美,贻贝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有“海中鸡蛋”的美誉。其蛋白质含量之丰,可以覆盖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须氨基酸,远高于鸡鸭鱼肉虾。

此次引发的的中毒事件,其实往年也发生过。每年的4-6月,海中的浮游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等,会爆发式快速增殖、聚集,形成一种海洋奇观:赤潮。部分海域会变成褐色,潮水中所携带的毒素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

而以藻类为食的青口贝,吞食了赤潮毒素后,会通过食物链,将毒素转移到人类体中。

赤潮毒素已确认的有10余种,此次监测到的就是麻痹性贝毒严重超标!其毒素强度比一般的麻醉剂强太多了,摄入0.5mg就有致死风险。

中毒症状主要有:

轻度中毒:口、唇、舌最先麻木,然后蔓延到脸,脖子,再到指尖,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中度中毒:麻木症状发展到四肢,出现运动障碍,伴有眩晕感,胸闷腹痛等。重度中毒:呼吸困难、咽喉紧张、昏迷,严重的致死。

最糟糕的是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药,当出现危急情况,医生也是束手无策。

此外,赤潮发生期间的近海区也不适宜游玩,赤潮水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和瘙痒。若是发现海面有块状,带状泡沫,发出臭味,海水颜色暗淡,不建议下海戏水。

安全食用贝类,注意以下5点

贝类食物在海鲜大餐中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它们就是日常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食物,但海鲜「中毒」、「夺命」这样的事件又屡见不鲜,这都提醒我们,要安全食用海鲜,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第一点:不大量食用

秦皇岛今年的检测中,有一个样品毒素含量超出4.68倍,也就是说吃一两个贻贝,就可能中毒了。

即便没有赤潮,贝类中的毒素也是存在的,以花蛤、生蚝为例,一次20个左右花蛤、2-3个生蚝,就差不多了,吃得越多,毒素积累就越多。

第二点:不食内脏、生殖腺

煎、煮、蒸、高压,这些日常的烹饪手段,都无法完全破坏贝毒,吃的时候尽量避开毒素最易富集的内脏、生殖腺等。譬如扇贝,尽量只食用扇贝柱的部位。

其次,麻痹性贝毒能溶于水,少喝汤,也可以尽量避免摄入更多毒素。

第三点:挑选活贝、及时食用

贝类带菌量高,一旦死亡,蛋白质和脂肪酸都会快速发生变化,产生致病菌、毒素等。

纪录片《人间世》中,就曾讲诉过一个24岁的年轻人,就因为多吃了几口不新鲜的海鲜,引发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最终不治而亡的真实案例。

因此,食用贝类,要选活的,烹饪过程煮熟煮透,烹后即食,尽量不要过夜。

第四点:勿食生贝、野贝

赤潮期间,不要跟风赶海,不要在受污染的海域、入海口打捞野生贝类。

其次,勿生食贝类,尤其是肝病患者、免疫缺陷病人、酗酒者,小心感染创伤弧菌,引发败血症。

第五点:出现中毒症状,尽快就医

贝类虽然在海中可“百毒不侵”,但人类可做不到,如果食用之后,出现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口舌发麻等,尽快就医。

有痛风的人吃贝类也要有所节制。

×××

最后,我们划划重点:贝类虽好,也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宜贪吃,不宜生食,稍有不适,立即就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