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谜之操作,1949年整编二野,为何把各军顺序全打乱?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11-24 04:40:42

1949年2月,全军各大野战军都进行了改编,除了番号改为一、二、三、四野,兵团也正式成为一级编制机构。

第二野战军出了一档子怪事,各兵团、各军的排序,居然和之前中野时代完全不一致,顺序全乱了。这在四家野战军中可谓独树一帜。

一、二野的编制怪现状

二野共辖3个兵团。

每兵团下辖3个军,从第十军起,到第十八军,共9个军。

每军3个师,从第28师起,到54师,共27个师。

以下是二野各兵团、各军师和中野时代的对应关系。

第三兵团(陈锡联)

第十军:原中野二纵,原4旅改称28师,原6旅改称29师,皖北独立师改30师。

第十一军:原中野三纵,原7、8、9旅依次改称31、32、33师。

第十二军,原中野六纵,原16、17、18旅依次改称34、35、36师。

第四兵团(陈赓)

第十三军,原中野四纵,原10旅、13旅和豫西军区武装依次改称37、38、39师。

第十四军,原中野四纵,原11旅、陕南22旅、豫西军区武装一部(包含淮海战役起义的国军110师)依次改称40、41、42师。

第十五军,原中野九纵,原25、26、27旅依次改称43、44、45师。

第五兵团(杨勇)

第十六军,原中野一纵,原1、2旅和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依次改称46、47、48师。

第十七军,原中野十一纵,原31旅、32旅和冀鲁豫军区独1、3旅和独立支队,依次改编为49、50、51师。

第十八军,原豫皖苏军区等部队改编,原一纵20旅改称52师,军区独立旅改称53师,独2旅改称54师。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对比一下其他野战军。

西野改一野,军的顺序与原纵队一一对应。

一、二、三、四、六、七军,依次为西野时期的一至七纵。

华野改三野,军的顺序亦与原纵队顺序对应。

二十军——原一纵

二十一军——原二纵

二十二军——原三纵

二十三军——原四纵

二十四军——原六纵

二十五军——原七纵

二十六军——原八纵

二十七军——原九纵

二十八军——原十纵

二十九军——原十一纵

三十军——原十二纵

三十一军——原十三纵

三十二军——胶东军区最后一次出的主力,即著名的胶东四出主力的第四波部队。第一波去了东北,三十八军、四十一军、四十二军都有胶东部队的血脉。第二波即华野九纵许世友部队,第三波系华野十三纵周志坚部队。

三十三军——原渤海纵队与张克侠起义部队59军合编

三十四军——原江淮军区34旅、独立旅与何基沣起义部队合编

三十五军——原鲁中南纵队和吴化文起义部队合编

东野改四野,亦基本对应。

三十八军——原一纵

三十九军——原二纵

四十军——原三纵

四十一军——原四纵

四十二军——原五纵

四十三军——原六纵

四十四军——原七纵

四十五军——原八纵

四十六军——原九纵

四十七军——原十纵

四十八军——原十一纵

四十九军——原十二纵

五十军——滇军曾泽生六十军改编

五十一军——国军张轸起义部队改编

华北野战部队编制如下:

十八兵团(周士第)

六十军——原晋冀鲁豫八纵

六十一军——原晋冀鲁豫十三纵

六十二军——原晋冀鲁豫十五纵

十九兵团(杨得志)

六十三军——原华北三纵

六十四军——原华北四纵

六十五军——原华北八纵

二十兵团(杨成武)

六十六军——原华北一纵

六十七军——原华北二纵

六十八军——原华北六纵

华北部队情况特殊,看似也有点乱,不过他们的乱不是1949年造成的,之前就乱。华北野战部队的编制几起几落,二级军区和主力纵队关系搞得一团稀碎。总的规律是,徐帅带出来的自成一体,老杨哥能力强先尽着他挑能打的纵队,留下的拆分重组,组建第三个兵团让白袍小将指挥,毕竟他才是聂老总最铁的班底人物。

二、二野番号为什么要打乱

众所周知,番号、序列可不止于简单的数字,蕴含了部队的传统、荣誉,每个大单位排序第一的纵队,都不简单,哪怕不是绝对的战力第一,也至少是前二。比如东野一纵,虽说二纵不服一纵,战斗力有的一拼,但其他纵队哪个拉出来也不敢说和一纵平起平坐。

同时,番号、序列最好保持稳定,否则会给指挥协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各种命令指示、原始文档、上下通联,都要改。尤其在作战紧急时,容易造成很多文书资料上的多余工作而影响作战。

二野为什么要把部队序列打乱重来呢?

其实内在有规律可循。

首先是第四兵团的三个军,应当是照顾了陈赓兵团的传统。

陈赓兵团在中野时期原辖四纵、九纵和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后来三十八军撤编,陈赓部队新建陕南和豫西两个二级军区。改编之后,四兵团的三个军基本都还是原班人马。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另一层意义。陈谢部队自形成兵团规模以后,一直作为中央直接指挥的亚野战军级的战略兵团,解放战争爆发之初,中央一度想让陈赓部队入陕作战,以抗衡胡宗南之进攻。后来取消些议,陈赓率部南下挺进中原,与刘邓、陈谢并为三路大军。

渡长江之后陈赓部队也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南下作战与四野配合解放两广。把老部队放在一起是合理的。

有的朋友说二野三个兵团完全按山头分,这并不准确,九纵和四纵就不是一个山头。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把二野历史上的分野说一说清楚。

抗战时期,129师在晋冀鲁豫战略区作战,发展出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二级军区,每个军区都升级组建了一批又一批的主力纵队。对应关系如下:

太行军区:三纵(陈锡联)、六纵(王近山)、九纵(秦基伟)、十三纵(曾绍山,组建后即脱离刘邓体系,归华北指挥)

太岳军区:四纵(陈赓)、八纵(王新亭)、十五纵(刘忠,组建后即归华北)

冀南军区:二纵(陈再道)、十纵(王宏坤,后改为桐柏军区)

冀鲁豫军区:一纵(杨得志)、七纵(杨勇)、十一纵(王秉璋)。一、七纵于1947年3月合编为新的一纵,司令员杨勇,七纵番号撤销。

1947年南下又成立了豫皖苏军区。十八军大部分部队出于此区。

第三兵团的三个军,强要归纳,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南下,带的主力纵队只有一、二、三、六纵,二、三、六纵的排序基本上按照刘邓大军时期的顺序,属于刘帅直接指挥的主力中的主力。至于为什么不把一纵留在三兵团,下文会单独讲一纵的事。

二、三、六纵并不完全是山头系统。三、六纵属于太行军区系统出来的部队,二纵系冀南军区部队发展起来的。冀南军区是陈再道率领129师师部的几个连南下后,在冀南一带发展起来的,与太行军区要说有联系,也就那么一丢丢,后来成立纵队时的三个旅,很难说和二、六纵有什么山头感情。

所以说只讲山头不是很客观,山头与作战关系综合起来才合适。

最后再说说五兵团,五兵团核心问题是老一纵变成靠后的十六军,而且拆成两个纵队。

五兵团的十六军、十八军都有老一纵的成分,再往上溯源,一纵是最初的老一纵和七纵合编形成的,这两个纵队都是冀鲁豫军区部队升级的主力。十一纵也是冀鲁豫军区部队。

也就是说,五兵团的三个军,主要源流都是当年冀鲁豫军区出来的。带上后开辟的豫皖苏军区部队,可算作是以老带新、以强配弱。

仅止于此吗?不是。

五兵团的三个军,从根子上说,与129师老部队不是一个系统出来的。众所周知,129师基本成分是当年的红四方面军。

但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129师随着控制范围的扩大成为庞大的晋冀鲁豫战略区,与其他战略区有所重叠,彼此建制关系和部队出现交叉。冀鲁豫军区就是抗战期间融入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的。

冀鲁豫军区是115师东进南下过程中开枝散叶形成的一块抗日根据地。杨得志、杨勇都是115师的将领。

此时改编升级为军,别看一纵又是拆开成两部分,又是序列后移,实际上跟原来的老亲戚越来越近,和冀鲁豫后出的十一纵成了亲兄弟,又成了小范围的一家人。

这么改组,也是刘邓二位尊重红一方面军的政治态度,杨得志也好,杨勇也好,都是当年红一方面军的团级主官。十六军有两个团,46师的136团老底子是当年红一军团第5团,47师139团是红三军团的第12团,妥妥的根正苗红。把他们编组结合在一起,保留红一方面军的山头,没毛病。

豫皖苏军区是正儿八经的外来户,刘邓大军转战鲁西南时新成立的二级军区,成分新,战斗力一般,把他们和一纵放在一起,让老红军部队带一带自然是好事。

然而不管怎么说,把一纵从原来的老大,放到老末,这个滋味怕是不太好受。

内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笔者还未深挖,敬请各位方家指教。

3 阅读: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