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作品最吸人眼球呢?通过人的感官判断,有,异于正常的思维,所表达的笔墨语言,多采用逆向和个性的发挥,这种方式创作通常会出现两类作品,一类示于丑陋、荒诞、作势、装腔、搞怪,不被人接受。另一种就是传统之中出新意、出己意、匹心独具、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意思。
陈振濂教授提出逆向书写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创作时一定要拥有创新的概念。另外,最少十位国展培训导师都说过这句话:“形式的唯一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把“唯一”和“特性”作为,创作中的主导思想。我们从十三届国展入选作品来看,他们用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了评审和观众的目光。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来解读他们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为书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水平有限,错漏之处,请在评论区补充)
第一:大胆用色
评委“好色”这句话说了30年,展厅中永远是彩色纸“唱主角”,利用各种色彩,来避免同竞争者“撞衫”,用色越来越大胆。虽然主办方反对过度拼接和染色,“过度”这个词用得很微妙,达到什么程度叫过度呢?什么程度叫又刚刚好呢?公告发出以后,网传微喷宣不能用,十三届国展用的可不少啊!这届国展用大红、粉色比往届多了起来。
第二:线条要求越来越简洁
大道至简,这届国展入选者的基本功都是相当扎实的,对“出处”的体现更明显。过度的“炫技”有所减少,大道至简的线条,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很少刻意去雕琢细节,书写者的创作思想很明确,简洁明快方式来突出主题。
第三:除了楷书之外,大字占绝对的优势,对联作品成了“新宠”。
现在的国展,慢慢都是大字天下了,除了楷书是中小字为主,其它的书种,90%的都是大字,对联成了新宠,册页和手卷竞争越来越大了,这样发展下去,下一届册页和手卷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
第四:国展作品越来越对评审和观众的口味
笔墨当随时代,展风确实能左右当下的潮流。凡进入展厅欣赏作品的书友,90%认为作品很震撼(在网上看图片,跟现场是有很大区别的)。展厅里所悬挂的作品,作品的形式样貌要配得上展厅的气势,如好鞍配宝马。
作品的“高大上”,作品要求意境要高、字迹要大、取法要上。现在的书写者思路很清晰,扎堆的去写明清大草,扎堆去学小欧和老颜……目的就是配合展厅效果。
第五:形式上突出个性
行草书的长笔画,成了这届国展的一个特点,将一个主笔的长线,尽情的发挥,一米的长线条在展厅里不算什么。这种忘情的表现,既能显示出功夫,又能“拉”出空间,打破空间的平衡,确实很吸引眼球。
静态的字体多采用对称构图,长跋对长款,用块面感来支撑。动态的字体,多采用对角线构图,用“字阵”来分出主次,墨色的变化越来越丰富,大字用宿墨的人越来越多了,中小字多用手磨墨,材料的选用,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第六:“笔触”的书写性
国展作品通常是八尺的,字数多、场面大,有的作品是不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多至几千字,少至几百字,做到没有错漏,没有笔误,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不是一次性完成,首尾和中间的气息和节奏该如何把握?这个是每个书写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静态的中小字体,密密麻麻的,全程都在控制之中,喝水、咳嗽、上厕所、接电话,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怎样能做到无缝衔接呢?
笔者采访多位入选的高手,论衔接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笔触”,利用“笔触”来作调整,可以进行二次发力,细笔尖反映出行笔的途径,古式用笔也显魏晋古法;厚实的笔触,笔同纸的摩擦,表现出刚劲与厚重,带有篆籀之气。
笔触的表现都是放慢节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习惯。应用中笔触的指引可以匀勒出点画字势的形态轮廓,很多优秀的入选作者,入笔和出笔细节上,可以看出使用了不同方向的笔触痕迹。
笔触是稳定性和塑形的重要技巧,也是用锋的重中之重,笔触的自然表现,体现出书写者的控制能力,这点高手都在用。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