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说心要淡泊名利,身要平易近人,无淡泊无以明志,无宁静无以致远。返归顺物自然,便能去除思虑营营,你看那些有学识之人,多半具有这些特征。他们看似一动不动,实际坐地日行八万里。他们大多能够拒绝私欲,是真的没有私欲吗?只是他们的欲望不在此而已!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向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大概是想任由本性而为,不加修饰,如此方能纯洁真挚,才能获得原始美,不加修饰的美才是真的美。但现在的人,大多都戴上了面具,涂了厚厚的粉,让人就算是面对面时,也无法真心交流了。
圣人幻想那无何有之乡,干净的没有任何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的敞亮,阳光无所不在,无所不照。在那种地方一望无际,深远宁静,在那种清虚旷野,方能逍遥自在,无为而自得其乐。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不仁,故能无私!圣人学天地,以百姓为刍狗,皆是这个道理。提倡无为而治,就是不想扰乱了自然本性,不想造成不平均。
老聃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为什么呢?可能是他看到仁义之师兴起,却只能成就一时的事业。而往往被那些有心之人窃取,他们表里不一,假仁假义,做了很多只顾眼前利益之事。
陷入盲目的竞争中,只会让心趋于迷茫,让身过度劳累,身心得不到休息,那人的状态自然就偏离了精气神。身体就如枯枝烂叶,散发着死亡气息;心灵如孤魂野鬼,徘徊着无处安放,如此,便已离道甚远,还得及时悬崖勒马,溯本还原,随造化之物情,顺自然之本性。
我是两不相伤蜻蜓点水 润物无声拈花微笑 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