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群里有人在分享一个真事儿,上当受骗的真事儿,直接上图:
这是一个地产人的真实遭遇,在曾经的一个房企结识的前同事,很久没有联系了,然后突然聊起来。这个前同事顺带推销起来了充话费优惠业务,说是公司的特别福利,很靠谱的那种。
基于对同事的信任,这个地产人很快就打了几百块钱,然后等了好几天,话费就一直没到账,然后发消息人也不回。经过几天的反复确认,这个就是纯纯的骗人了,不止一个前同事上当,好几个人中招了。
虽然钱不多,但是这个行为让人觉得很反感,妥妥地利用感情行骗了。
这里需要提一嘴,今年以来充话费优惠的诈骗,我们身边都发现好几起了,开始声称95折话费优惠,内部的那种关系,最终都是给了钱没下文的。有的是在社交网站上认识的,有的是在群里认识的,最终的目的都是骗钱。大家还是要提高辨识度,不能为了几块钱,甚至是十几块的优惠空间,然后损失了几百元。
如果不是真的发生了,还不知道有的地产人失业以后,已经开始走上了这种歪路了。简直是不敢相信,行业下滑不仅考验个人能力,还考验一些人的人品,而偏偏就是有人经不住考验的。
除了这个,还有一些地产人在骗人的路上,走得更远了。新的骗局,有不少人已经加入了,甚至成了核心业务骨干。比如,xx筹等相关平台筹款的链接。
很多人应该都看到过,在一些地产群里,能够发现一些披着XX房企,甚至是XX央企的群友。每天都在群里发XX筹的链接,有时候一天还发很多条,一发就是很多个微信群这种。
对于有辨识能力的人来讲,这种一看就是骗人的,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发的群多,而且都是有经济能力的地产人的群。所以,发这种还是有用的,每天都有几百上千的分成收入到账,然后不断变换新的故事行骗。
发明这个套路的人,聪明都用到坏事儿上了,钱并不多,所以一大部分人会上当。几十个微信群+朋友圈3000人,5%转化率 一人50元,就是7500元。根据我国刑法,单笔500元的金额达不到诈骗罪3000元的标准,要凑够60个人去起诉他才达到。化整为零,然后风险就被规避了。
xx筹等相关平台上面的行骗问题,之前就有媒体专门曝光过,这两年有人把这个做成产业链了。上游专门找素材,图片,写文案的人,下游专门去微信群转发的人。大家各自分工,然后得到的钱按照比例分成,当然平台也要抽20%-30%不等。这种骗局,其实xx筹等相关平台也有责任。
之前我们群里也有几个发的,管理员第一时间就踢了,邀请的人一起就踢了,一看就是骗子。歪门邪道终究不是路,大家被地产毕业转行,还得挣老实本分的钱才行。
[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