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76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国,却只有2600多万人”,这串数字背后的澳大利亚,总让人感觉有些“错位”。
空旷的内陆,拥挤的海岸,这种极端的人口分布,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环境的必然?
01地广人稀的“最小大陆”
澳大利亚占据整块大陆,地广人稀,虽然是大陆,面积却相对较小。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片土地很大,但为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有人住?
也许,这片大陆的地形地貌里藏着答案,其地形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平坦。
那边最高的山海拔仅两千多米,与其他大洲的高峰相比,稍显逊色。但正是这相对平坦的地势,造就了独特的气候与生态。
若高山无阻,水汽无法深入内陆,多数地区便干旱少雨,由此形成了广袤的沙漠与半沙漠地带。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的生态是很脆弱的,一个极端天气的到来便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
2019 年,澳大利亚东部特大山火肆虐,燃烧达 210 天,400 公顷土地毁于一旦,酿成巨大生态灾难,此乃其脆弱生态环境之缩影。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气候丰富多元,囊括从热带雨林至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各类类型,然而此般多样性也致使极端气候的挑战应运而生。
内陆地区高温干旱,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沿海地区则相对湿润,气候宜人。
02沿海集中的“人口磁铁”
俯瞰澳大利亚,其人口分布犹如一条细长的线,紧依海岸线,尤其在东南部沿海表现得更为突出。
85%以上的人口,挤在不到10%的土地上,形成了几个大型的都市圈。
就比如悉尼等,其人口分布模式绝非偶然造就,而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788 年,英国殖民者首度涉足澳洲,选取气候宜人、水源充足的沿海区域建立殖民地,从而为当地人口分布奠定基础。
时光流转,沿海地带渐成经济核心,其基础设施完备,就业良机繁多,引得人口纷至沓来。
而内陆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密度仍然很低。
澳大利亚民众多居城市,其生活方式极具现代化色彩。这种高度城市化的特质,致使人口愈发向沿海地区聚拢。
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这些,在沿海城市更容易获得。
内陆地区虽矿产资源丰饶,然而因开发成本高昂,生活条件艰难,故而难以引得众多人口前来。
这种沿海集中的局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
03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
澳的地底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铁矿石、煤炭、黄金、铝土矿……
然而,开采此类资源实非易事。众多矿藏位于交通欠畅的偏远内陆,故而开采成本颇高。
并且如何在开采的时候将环境保护好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广袤的内陆地区,虽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却是牛羊的天堂,有些农场和牧场大得惊人,甚至比某些小国家还大。
每年,大批国际学生和游客接踵而至,涌入澳大利亚。这一现象为该国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澳大利亚经济正因过度依赖资源售卖而面临若干风险,其发展模式存在隐忧,若不改善,前程堪忧。
国际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诸般因素皆有可能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冲击。[太阳]
参考来源:新京报 北澳之北的蛮荒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