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在汉语词汇中的意思是:实际的证明;确凿的验证。语见《宋书·范晔传》:“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
学者刘瑜曾说: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
还是借用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是不是应当问一句,“为天地立心”中的每个词都是什么意思?
“为天地立心”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认为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也有人不同意上面的解释,如果从张载所处的社会来看,“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第一种解释,和张载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是现代人的观点根本就没有论证为什么“人的心”就是“天地之心”,把“天地之心”解释为人的心,根本就是一种牵强附会;第二种解释,实质上是用儒家的价值观代替张载的话,从张载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代替基本上符合张载的本意,就是一种不证而论。
这两种解释都无法经得起继续往下追问,也不是逻辑论证。
无论从张载本人,还是后世历代文人的引申诠释来看,这句话都是一句口号,是无法验证也无法实行的空谈。
儒学大师朱熹讨论“理”与“气”时说:“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搭挂处。”
可惜的是,无论是朱大师,还是直到现在的人,从来没有人验证过“理”和“气”是啥一种啥玩意?
另外,这段话也很有意思,有点儿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感觉。到底是先有“理”还是先有“气”,大师最终也没说明白。
传统中国人追求“意境美”,在绘画的时候有了“写意”,对西方那套把鼻、眼睛画得真实不屑一顾;某医学强调 “整体观”,看不起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代医学。于是乎,很多的学问变成文学,“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排列工整,意境优美,真是几句好诗。
中国古代,唯一和实证沾点边的恐怕只有墨子一家了。
《墨子·天志》:“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只可惜,老祖宗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规矩”二字自此之后,变了味。
实证二字,其实并不难,无非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通过实验获得证据,通过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尽管寻找证据然后进行逻辑论证,肯定不可能说清楚所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有逻辑和证据总比没有证据泛泛而谈要好得多。
两千多年前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成果和精神于一书,它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见“360百科”)。直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谈到勾股定理的时候说,“旧《九章》中亦有之,弟能言其法,不能明其义”。
两者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从古至今,缺乏实证精神导致了我们一直没有产生真正科学。直到现在,“德先生”、“赛先生”进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仍没有改变。
数学家丘成桐教授的一次演讲,成了某些“知名大V”批评的靶子。
胡锡进、项立刚之流纷纷发声批评丘教授,然后又被网友怒怼。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在中国假货多,谣言多,为什么?因为中国集体人格中缺少实证意识。” [2]
比如,药品、保健品广告,很少有人分析这些药品、保健品是为什么有效的?问一下药品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为什么起作用,适用的人群是什么?即使有人质疑,这种质疑的文章也少有人看,甚至被删除屏蔽。
某“遥遥领先”的电车着火,第一时间不是理性分析原因,而是在各大媒体删除所谓的负面报道。真的不知道,这种号称研发投入多少亿的企业,他们的实证精神是不是被狗吃了。
参考资料:
[1]刘瑜:《观念的水位》
[2]余秋雨:《余秋雨评中国谣言多:集体人格中缺少实证意识》2013年07月23日 安庆晚报
敬请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关注我,我们一起来学习逻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