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里,投稿楷书作品,写哪一类作品最容易入展获奖

四海易文字 2024-09-12 06:29:33

四海易术前段时间,写了一篇《行书作品未来怎样投稿的一篇文章》,有近两万人阅读,期间有书友不停的发信息问,未来几年楷书类该怎样投稿呢?说实话,这可是个大话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要把这类的文章写好,一定要长期跟踪书坛的动态才行。

评论一件事情,言而有物,必须有理有据,方能让人信服。有句老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之下,用数据来加以说明,数据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和发现现象的本质,协助评估各种书风入展的优劣,摆事实说问题,有依据的方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再对整个展览的书风方向进行预判,这样看问题也许更加准确一些。

结合十二届国展和十三届国展的楷书入选的数据,对比分析如下:

第一:把自己练到“百里挑二”的那种水平

这两届国展入展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13届要比12届楷书入展少31件,入展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14%,(12届246件、13届215件);结合年展及各项单项展的数据来分析,还要考虑到5体的分配,未来楷书入展数量估计在200至220件之间,所以楷书入展的难度稳中有升,平均来讲,站在投稿总数量2%的水平上,入展希望大一些,也可以这样理解,50个人里面,数您写得最好。

有书友问怎样能判断自己的水平在2%和1%的之间呢?这个问题我同很多入选国展的高手探讨过,因为每个省的水平有差异性,人文、地域和经济的原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有一点是骗不了人的,现在商业展比较多,特别是有奖金的商业展,能吸引很大中书协会员和省书协会员投稿(活在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爱钱的)。如今的商业展整体来讲都做得很正规,投稿的数量、入展的数量、获奖的数量及金额都会得到公示。跟踪展赛多年,每次都会用计算器算一下,正常获奖、入选都在2%左右。再看看这些入选的人和入选的作品的质量,90%的都有“国展相”。如果投五个展能中3个,说明您有入国展的实力,证明已经站在1%至2%的优秀作者梯队中了,入国展只是时间和运气的问题了,所以有奖金的赛事是试金石。

第二:关于字径的大小的问题

楷书同其它几种书体完全不同,现在的国展常常以气势取胜,字径大、墨色对比强,有气魄具感染力,大的仍然要比小的占优势。但楷书是个例外,国展发展了几十年,楷书依然是中字的天下,其次是小字,最后是大楷(湖南长沙的那一届和河南郑州的这一届),入选者的字径依然保持着这种现状,得出来的结论,写中小字还是稳妥一些,七八公分的字径,大不大、小不小的,往往比较尴尬,大字具有大气势,一般都超过12公分,2至4公分的中字最受欢迎、其次0.8至1.2公分的小字。

第三:学院派的孩子很会找出路

之一:楷书基本上是魏碑的天下,12届国展86件、13届国展是78件,根据魏楷入展数量来看数量变化不大。

之二:唐楷风格兼带明清笔意的12届国展63件,13届国展74件,主要的原因是上升在“小欧”身上,带有欧阳通风格的就有34件,小欧的上升势头是很猛的,书友开玩笑的说,儿子干过了老子,话糙理不糙,还是说得有一定道理的。其次颜真卿一类,大部分写颜真卿都是通过空间变形,没有走“纯真”风,通过变形、融合、改造更具新意。“颜风”十二届和十三届都是占10%左右,这个数据非常稳定。这一届褚遂良书风有一些压缩,主要是被明清一路的所影响。

关于明清一路书风逐渐上升,影响是全方位的。行草书明清书风这届国展唱了主角,连篆书类都没有幸免,主角的金文大篆被明清类的篆书影响了不少。楷书也是如此,文徵明、王宠、董其昌、黄道周等,最类的取法追随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明清的版本清晰,书风古雅,变化随意,追求个性与情调,一扫平板之气,将精致的小楷加入了很多拙美的元素,无疑的又成功添加了自然书写性。十三届国展杨凝式和智永书风数量又有回头之势,杨凝式书风的有6件,智永书风17件,这种小而精,楷中带行的笔意,也受到评委的喜爱。

小结:

未来的发展,如果按目前的形式来看,走纯技术派的不占优势。贴近于自然书写的明清书风,显得更加自由;杨凝式、智永书风略带行书笔意的,更具有节奏;小欧和颜体的变形;魏碑的自然天真;这几类更受欢迎。从评委们喜欢的书风来看,在拥有技法的同时,个性的表露,自然的书写渐渐变成了主流,纯粹的技术流派,缺少展厅效果,这类作品可以入展但相对困难一些。从“技术派”过渡到“个性派”渐渐成了入展的主流,看十二届十三届入选的那些作者,提前嗅到了这种变化的,往往是学院派的中青年选手,他们反映得最明显、最超前。

四海易术是这样看,您说对吗?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9-12 09:47

    草书望气,行书看韵,楷书重骨。没有一点骨气,就不要妄谈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