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回下决心了!

观点 2023-11-18 10:40:09

民生,总是广州的第一选项。

01

广州限“电鸡”确定了

广州在中国堵城排名上,可以说是常年上榜。

2022年广州市交通拥堵度1.76,平均通行速度24.71公里/小时。

曾经这个一线城市有过20年的禁摩,放开电动自行车上牌后数量暴涨,现在已超过400万辆。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电动车撞人,交通乱事故多,广州的拥堵大多来源于此。

如何治理电瓶车成了广州的“心病”。

2023年,广州终于拿出正式行动治理“电鸡”们。年初,《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

不少路段被列入限行,而限行时间包括:全天限行、白天早7点半到晚7点半限行和早晚高峰限行。

6月6日至7月6日期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在7月10日,广州对电动自行车限行问题,召开听证会,就6月6日公布的“限路段限时段出行”的方案听取市民意见,并回应热点疑问。

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听证会市民提出的相关建议,交警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抓紧研究解决。

然而听证会与政协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意结果,让地区管理部门很是尴尬,为此,关于限不限行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

11月15日,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公布了广州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分时间和路段限行,限行时间分全天、白天和早晚高峰。限行路段集中在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等地中心区域,通告将于12月15日起施行。

也就是说,广州限“电鸡”正式确定了,12月15日正式实施。

经过多次优化完善,最终形成的这版“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方案,相比今年6月的方案主要是缩小了限行范围、缩短了限行时间。

当时市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议考虑早高峰送小孩上学和晚高峰送外卖的需求,缩短早晚高峰限行时间。

二是建议不要全天限行,要考虑区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白天和夜间不同的出行需求。

三是部分主干道沿线学校、医院、商场比较多,具有较大的通行需求,建议考虑预留替代道路。

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广州统筹考虑各方群体出行需求,进一步缩小了限行范围和缩短了限行时间。

考虑到东西走向的东风路-黄埔大道、南北走向的天河东路-猎德大道,人车流量大、非机动车道不完善、公交覆盖率高,可供绕行路线相对较多等因素,所以采取限行措施,但缩短了限行时间。

02

广州苦“电鸡”久矣

广州对电动自行车“动手”,起码可以追溯到15年前。

从2006年就提出要禁止电动自行车,实际上完全没有禁得住。

2014年又重提禁行电动车的旧论调,一直到今天,无论是一刀切的“禁”,还是有所保留的“限”,政策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足以见得电动自行车的出行需求远远压过一纸政令。

2020年以来,广州重振旗鼓,政策制定者重新聚焦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经从“禁”和“限”的来回摇摆,确定为“以限为主、以禁为辅”。

在最新版本的限行规定进入市级政策制定程序前,市公安局曾于2022年搞了一回意见征集,但社会的意见集中在“如何用好电动车”上,与拟限行路段、区域的内容相差很大。

总结2006年至今的广州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是一个由严到紧,再到折中的过程。20年,限行区域不断变化,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推进难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广州治理“电鸡”如此艰难?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兼顾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效率”。

广州359万辆机动车,但是却拥有1800多万居住人口。80%以上的民众是没有汽车出行的。

公交车、地铁等工具和电动摩托车比较起来,少了很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周边1-5公里范围的出行,电动摩托车无外乎是最好的出行方式。而电动摩托车无污染,时速也不快。所以,其实电动摩托车本身并无害。

记得台湾省流传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有谁敢在台湾说禁摩,那么它这个领导者就肯定被百姓轰下台。因为,电摩是底层民众最重要、最具效率的交通工具,几乎没有之一。

但是广州的电鸡实在太多,为了千万人的出行安全,又不得不采取手段。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测算,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322万辆上牌电动自行车意味着每5-6人便拥有一辆上牌电动自行车。

如果按照超过500万辆的实际数量来估算,这个数据将达到每3-4人便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电瓶车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层出不穷的违规行为和居高不下的事故率。

用一句话生动的形容广州市中心的路况就是:

电动摩托和机动车神仙打架,行人与骑自行车的瑟瑟发抖不敢做声。

因此,电动自行车抢占机动车道、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增长快速。

2021年广州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多宗,同比上升169%。

2022年,广州交警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逾160万宗,其中交通事故189宗。与2021年相比仍然大幅度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全市发生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

商贩们进出各大专业市场,拿着订单拿着黑色大袋子,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头。

更有博主曝光金沙洲大桥,电动车大军抢占了两条车道,非常霸道。

还有有骑着无牌照电动车,横跨三条机动车道,在汽车中穿梭,时而快时而慢。

骑车逆行、闯红灯等现象频出,骑行电动车甚至踩过双实线,逆行开到对面方向车道来。

去视频网站随便一搜“广州+电鸡”的字眼,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吐槽各种“电鸡”的内容,基本是无论你开车的,还是步行的,骑共享单车的,还是同样骑电动自行车的,只要被各种不守规则的电动自行车“摩擦”过,都会难掩那种对横冲直撞的电鸡愤怒的心情。

以至于有人问出:这是广州?还是印度的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

很多人开电动车,头盔都不带,还要带上两三个人,一辆电动车坐1个大人,2个小孩,肆无忌惮的在道路中间开。很多时候开车,碰到这种情况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就是广州电动自行车的现状与现实。

无论是为了纾解道路拥堵,还是为了行车安全,“电鸡”问题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03

民生才是第一选项

广州下了如此大的决心“限电”,遭受了很大的压力。不理解政策目的的人,会把电瓶车限行问题归结为:权力的任性、无视民众需求、一刀切......

其实这些描述并不妥当,用合适的方法去限制“电鸡”的无节制扩张,才是真的在照顾民生。

早年间,广州还有一次大规模的交通整治行动——禁摩。

之前有媒体采访过广州一位退休工人对禁摩的态度:禁摩?10年前我就已经举双手双脚赞成啦!嗰时打劫、打人、飞抢(飞车抢劫)...全部违法嘢都系同摩托车有关!一抢完就即刻开走,警察想捉都捉唔到啲贼!

彼时广州因为摩托车泛滥带来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飞车抢夺成了广州公认的“四害”。

更有两个年轻打工妹被飞车抢夺致死,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就连钟南山院士当年出门都惨遭被抢。

当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禁摩的支持率从前几年的60%左右飙升到80%多。

2007年1月1日起,广州全面禁摩后社会治安肉眼可见地变好,时至今日大概没多少人会觉得禁摩是广州出的一步昏招。

现在的电瓶车所引发的问题,亦是如此。有些拥堵混杂的路段,每个礼拜都会看到有行人和电动车相撞的事故,汽车撞了人,肯定有结果的,但是电动车呢?撞了人很多时候一跑了之。

更加离谱的是,环城快速车道经常看到有电动单车也在上面,甚至还逆道。但是当汽车和电动车相撞的时候,电动自行车就拿出弱势群体的挡箭牌了。

所以电鸡问题和当年禁摩的问题差不多,究其根本是个交通治理问题,是一个事关1800万广州人的民生问题。不是某几类人群的对立问题,也不是某几类交通工具孰优孰劣的问题。

这一次,广州在下决心的时候依然选择民生。

不过也希望广州对于电瓶车管理的办法不断优化,而不是简单的禁止、限行,特别是那些合法合规的电动自行车,应该给市民方便出行的权利。

电动自行车是底层人上下班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外卖和快递小哥的谋生工具,可以参考杭州、上海、北京的一些做法,在道路两旁预留出电瓶车和自行车的专用车道,不至于到马路中间去和机动车抢道。

同时还要出台电动自行车驾驶规范细则,明确违规处罚条例,加大力度严抓违规行为。这点可以参照机动车或者摩托车的考证、上牌、扣分等管理手段。

其实对电瓶车的限行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全世界论交通拥挤,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香港。香港650万人,只有75万机动车,大约是10%,而广州差不多是50%。

去过香港的人就会发现公共交通非常便捷,老百姓根本不存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地上的双层巴士、地下的地铁,把整个城市串联起来,让人们出行无需担心。

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公共交通也在不断地完善。虽然不能与香港相比,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州的公共交通也可以为市民带来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限制电动车并不等于让老百姓无路可走,而是引导大家去选择更加环保、高效的出行方式,比如公共交通。

广州向来以开明著称,官民之间互动良好,民意常常能被采纳,很多人才愿意来广州生活打拼。

从电瓶车限行这件问题就能看出来,在别的城市可能就真的“一刀切”了,哪有这么多听证会和讨论稿,广泛吸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智慧。

所以,应该相信在广州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让电瓶车管理有一个好的结果。

-1 阅读:199
评论列表
  • 2023-11-18 17:38

    全面禁啦!踩单车去

  • WTF 2
    2023-11-18 16:28

    把所有车禁用了,就不会出现车祸和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