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和“无中生有”,不要把两种“有无”混为一谈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8 01:01:38

上一篇文章发表后,引起的反响很奇怪:正而八经研究《道德经》的朋友很少留言,而留言的大都似乎根本就没有对《道德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有不少留言根本说不到点子上:有的认为没有必要讨论,有的认为没有资格讨论,有的反应似乎很激烈,像创了他家祖坟一般。我就很奇怪,在平台上讨论一下我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至于吗?

尽管如此,“有和无”的问题我还是要讲,并且要不厌其烦地讲,因为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真的很影响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而且我有把握认为我的理解是靠谱的,所以才要坚持不懈地贩卖我的观点。我十分欢迎一剑封喉式的批评和反驳,特别讨厌自以为聪明却狗皮不是的质疑。

今天的文章,我们通过对比“有无相生”和“无中生有”这两个词的不同,进一步阐明“有和无”的两种情况。

有无相生:

我的定义:有无相生,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客观存在状态以及发展变化的一种主观描述。

其中有两个要素:一是认知主体,一是认知对象。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存在“有无相生”。也就是说:宇宙自然本身,在没有认知视角的情况,并不存在有无相生。我们一提到“有无相生(包括其它所有的对立统一,比如高下相倾、难易相成、音声相和……)”就一定有认知视角的存在。

“有无相生”的本质是主观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所谓“生”只是对物质世界“象”和“变”的感知,描述了一种存在“变成”为另一种存在的事实。

不再举例,读者可自行举例来论证我以上的阐述,看是不是这种情况?这种哲学思维能理解的一下子就理解了,不能理解的是脑子暂时拐不过来弯,不要急,先不要急于批驳,慢慢想,说不定哪一天就想通了。

无中生有:

定义:无中生有,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赋予认知逻辑的一种创造性叠加。

“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尽管都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认知关系的结果,但“有无相生”是认知结果的描述,而“无中生有”是认知结果的再创造。

“无中生有”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使宇宙万物从混沌无序转变为万类井然。

“无中生有”的本质是创造,所谓“生”乃是“新生、创生”,宇宙自然之物本没有“名”,人类伟大的认知赋予其“名”,每个“物”都有了自己独有的“标签”,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所负之阴即为名、标签、概念;所抱之阳即为其本然、自然、天然的“象、物、精、信”。

“万物”之所以为“万物”,正是其背负人类为其穿上的“逻辑外衣”。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看似“无中生有”的事物,其实是“有无相生”,比如人类制造原子弹、修建大桥,夫妻两个合伙生了一个孩子,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如何区别呢?抓住其本质就可以了:“有无相生”是演变、描述,“无”其实是“有”;而“无中生有”是创生、新生,“无”就是“无”。

《道德经》中的“无”和“有”

《道德经》中的“无”和“有”有5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第1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二类:

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第三类:

第11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一类是“无中生有”类;第二类是“有无相生”类;第三类既涵盖“无中生有”,也涵盖“有无相生”,也就是说,不管哪种“有无”,都适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句不是讲有无的原理,而是讲有无的用处。

《道德经》学习研究者,基本上没有把“有无”进行分类的,结果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咋想也想不明白,整天打口水仗,结果越辩越糊涂。

懂得了“有无”的道理和区分,《道德经》另外两处隐藏的“有无”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两处就是第42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全章和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全章。这两章文字,如果用上述第二类“有无相生”中的“有无”来解释,简单漏洞百出、逻辑混乱、悖离事实;但是如果用第一类“无中生有”中的“有无”来解释,简直不要太容易,古文言立变大白话。有兴趣的朋友试解之。

附:正在写此文的时候,评论区发来探讨:

回答如下:“天下有道,天下无道”中的“有无”,应归于“有无相生”类中:有道和无道就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主观描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文中已经阐述过,是一种通用型的总结概括,是一种哲学方法,凡是有“有无”的地方,不管是“有无相生”还是“无中生有”,都适用。比如:钱如果装在我口袋里,就是“有”钱,是我的“利”;我把钱花了,口袋里虽然“无”钱了,但给我带来实用,这是“有无相生”的实例。再比如:我们从小到大学了一脑袋的知识,我们就“有”了知识,这些知识就是我们的“利”;但在生活实践中,我们要损之又损,不能让这些知识来束缚你、羁绊你,做事情的时候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依赖于知见,一切从“零”开始,这就是“无之用”,这是“无中生有”的实例。

再次提醒:如果你的评论没有价值,最好不要参与讨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