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粟裕巧妙设伏,新四军与敌激战半小时,韦岗伏击首战告捷

达洁看历史 2024-11-20 05:22:36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史上,无数英勇无畏的将领和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其中,在1938年,粟裕率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转战南北,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粟裕原名粟多珍,侗族,出生于湖南会同。自幼家境贫寒,但他聪颖好学,立志报国。青年时期,他投身于革命事业,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红军时期,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粟裕更是临危受命,肩负起抗日游击战争的重任。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迅速崛起,成为抗击日寇的中坚力量。

然而,日军在占领大片国土后,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企图消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和围剿,我党决定派遣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粟裕率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踏上了征程。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誓要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部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

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粟裕被任命为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这一任命不仅是对他过去战功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肩负重任的期待。

然而,粟裕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深入敌后,掌握敌人的动向,寻找战机。

于是,在4月28日,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并担任司令员。先遣支队的任务是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为后续部队的挺进提供情报支持。

在苏南敌后,粟裕和他的先遣支队不仅要躲避日军的围追堵截,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匮乏的困难。然而,粟裕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带领部队在敌后战场上屡建奇功。

其中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韦岗伏击战。粟裕根据侦察到的情报,决定在韦岗地区对日军进行伏击。他精心部署兵力,设置了多道防线,确保在敌人经过时能够给予致命一击。

1938年4月26日,新四军军部召开先遣支队到敌后作战略侦察动员大会。28日上午,先遣支队由皖南歙县岩寺出发。

到6月15日,先遣支队抵达南京至镇江间的下蜀车站附近,在完成破坏铁路任务后,发现镇江至句容公路上日军汽车往来频繁,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遂决定在镇江西南15千米的韦岗设伏,袭击日军运输车队。

6月17日8时许,日军30余人,分乘5辆汽车由镇江南驶,当其进入伏击地域后,伏击部队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日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

伏击部队奋勇冲杀,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半小时,毙伤其2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军用品一部。

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仗,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场战斗的胜利,鼓舞了江南军民的抗敌热情,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

此战的胜利,对于新四军来说,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它为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创建根据地打开了局面,也为后续的抗日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资料记载,在战斗过程中,粟裕始终冲在最前线,亲自指挥战斗。他的英勇行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使得他们在战斗中更加勇猛无畏。当战斗结束后,战士们纷纷围拢在粟裕身边,庆祝胜利的到来。

此外,在韦岗伏击战后,粟裕还带领部队继续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们多次与日军交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在战斗中,粟裕不仅注重战术的运用,还十分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安全。他常常亲自深入基层,了解战士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正是因为有了粟裕这样的英勇将领和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新四军才能在敌后战场上不断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粟裕将军革命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担当。

在抗日战争中,他率领部队转战南北、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