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双重”

京京聊太极 2024-06-19 19:24:41

何为太极拳的双重?

“双重”在太极拳中是贬义词,是指在练习运用太极拳上的一种错误动作。“双重”决不是不懂太极拳者误为双重是两腿重量一样,各百分之五十之重。这绝对不是双重……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

拳论中讲:“数年练功,不能化劲,双重之病言耳”练拳技击运用,不能运化来力,皆不明“双重”也。

我国传统武术,有五种步型:弓、马、扑、虚、歇。唯有“马步”是两腿重量一样,其它四种步型,虚实分布轻重各不同。

在太极拳套路中,要求全身放松,屈膝松垮,意守丹田,双脚踏地,这种正确的练习功法,是太极拳中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实虚虚,灵活变化。这种桩功的练法,主要是没有动作,要求关节的放松,呼吸的自然,意识的集中,体内的感受,内气的运转……这是太极拳的动作平衡的马步功法,决不是双重,也是为了练好太极拳的动功:前进,后退,左走,右行,步伐的灵活,运用的变化,给虚实的平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双重”?

从太极拳套路的运行中,只要姿势正确,虚实分明,关节放松,自然顺达,就不会存在双重之病。出现了“双重”就是在姿势不对、虚实不清、肢体僵硬,不顺自然上出现了问题。

陈氏学拳须知中讲到:“太极拳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启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不灵动,练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

这充分证明了,先辈宗师的精典告诉了我们每个招式的拳理拳法的运行路线,招式的转换变化,去认真的细心的思考,研究,领会。再由名师的指点,就不会出现双重的现象。

掌(左上)拳(右上)勾手(左下)刁手(右下)

从套路的运行上出现双重,如虚实不清,关节不松,动作的不对,姿势的僵硬,如:腕、肘、肩的僵硬,会影响腕的灵活,手、掌、拳的运用,双腿不分虚实,弓步马步分不清,不知松垮,不懂泛臀,动作僵硬不顺达,这些都是太极拳的双重。

弓步

这里要特别注意太极拳的弓步要求:虚实分明,一腿弓,一腿蹬,左弓右蹬,右弓左蹬,跟摧腰随。蹬步为虚,屈膝松垮,接地的力量,将蹬力传于实腿,气运于周身,不丢不顶,进退自如。在太极拳的弓步上,最常见的是虚腿不放松,关节僵硬的撑着身体,跨膝僵滞,使实腿关节不能灵活,“撑”最后会导致两种后果,“骨折与倒地”完全加错误是双重的结果,误人之作,这就是太极拳动作姿势上的双重。

在姿势动作正确的基础上,狠下功夫,外形的不丢不顶,克服了双重之病,自然顺达,引动内劲,就会气沉丹田,下行于涌泉,运转于周身,达于四梢,用到一点。“用到一点”就是内气能团聚其一处,意到气到,气到行到,发出劲力,为太极拳爆发弹抖劲,也就是我们讲的太极拳的的发劲。发劲是通过柔劲而练出来的…..拳论讲:“松入柔,积柔成钢,刚复归柔”“运动之功夫,则化刚为柔,积柔成钢,刚柔得中,方见阴阳”。发劲就是“松加速度”有的练功柔劲很好,就是发不出劲,有的发劲不能用于一点,如:用“拳”劲走不到拳,而在肩,拳没力;用时也一样,用肩靠,就更没有劲。这就是老师给我们讲的,“手到身不到,身到腿不到,腿到手不到”全身上下不一致,这不是双重,就是练的少,功夫不到,放松不够,柔的气感不足,发劲速度不够,所表现的。当对方的力来了,如不知虚实变化,身体僵硬,导致双腿不灵活,这就是体内产生了双重。体内的双重,只要慢柔多练,上下协调,松沉圆活,明白虚实,时间的磨练,自然功到僵自消。因为,外形下盘没有双重。如果,下盘(双腿)出现了双重,上盘(身)一定也双重。下盘没有双重,身体内的双重随着功夫的提高自然克服。功夫不到,在推、散手、技击上身体僵硬,与人交手就会引不动,化不了,走不掉,由主动变为被动……这就是太极拳技击上的双重。

太极拳是由外形引动内劲,再由内劲推动外形。内劲的推动全在根,(双腿)拳论讲:“知己知彼,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不能守则走…..”引不动,化不了,走不掉是自己的协调不一,内气不足,功夫不到之缘故,决不可僵滞,硬顶产生双重,那时永远不能进步,所以陈家沟的传统的传拳方法:是拳练不好的(就是拳架不正确,功夫不到)不让推手,技击运用的主要原因,不管太极的姿势的双重、体内的双重、技击上的双重,姿势上的正确是根基,根基的稳固,慢慢的都会迎刃而解。

总之,双重是太极拳中最大的错误与病。练习者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双重?怎样去克服双重,避免产生双重。一定要有名师指点,自己刻苦的磨练与研究,真正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和功夫。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