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家庭平均存款达到了28.2万元,这个数字一出来,立马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很多网友直呼"被平均了",觉得这数字高得离谱。我第一反应也是:这怎么可能?我家存款连这个数的零头都不到啊!
数字背后的真相:你我都被"平均"了这个28.2万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据说是根据中国人均存款约9.4万元,再乘以一个标准三口之家得出的结果。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
9.4万元的人均存款就已经很离谱了。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存不到这个数,更别提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了。再说了,现在哪有几个家庭还是标准的"三口之家"啊?有的家庭只有两口人,有的可能是四五口人,这样一平均,结果能准确吗?
再说说我身边的情况吧。我有个发小,在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千块。他爸妈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个上小学的弟弟。这样的家庭,别说28万了,能存下10万都算是不错的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发小那样。我还有个同学,家里开了个小超市,生意还不错。他们家确实存了不少钱,但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将来买房准备的。在大城市,房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28万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存款多少真的能代表幸福吗?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虽然知道这个平均数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但还是会忍不住拿自己跟别人比较。
我有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行里确实有些客户存款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的存款可能就几万块。
那么问题来了,存款多就一定幸福吗?未必吧。我认识一对夫妻,两人都是高收入,存款确实不少。但他们整天加班到深夜,连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生活质量了。相比之下,我那个开小超市的同学,虽然存款没他们多,但每天下班后还能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玩,周末还能和家人一起出去郊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消费与储蓄的平衡艺术说到存款,不得不提到现在盛行的消费主义。很多年轻人喜欢买名牌包包、最新款手机,动辄就是几千上万。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忍不住买买买,月底就要吃土了。
但话说回来,适度消费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总不能为了存钱就完全不享受生活吧?关键是要找到平衡。我觉得,在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和应急资金的前提下,适当犒劳自己也是应该的。
不过,现在的生活成本确实越来越高了。特别是房价,简直就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我有个在北京工作的表弟,工资不低,但是为了凑首付,整天省吃俭用的,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
存款背后的贫富差距说到底,这个28.2万元的平均存款数字,其实反映了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富人的存款可能成百上千万,而穷人可能连一万块都存不下。这么一平均,能准确才怪呢。
我记得去年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某个富豪一顿饭就花了几十万。这么一想,人家吃顿饭的钱,都够普通家庭好几年的存款了。贫富差距这么大,确实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发展成就。毕竟compared to十年前,大家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不少。我爸妈那会儿,能有个彩电就算是家里的宝贝了,现在谁家还没个大彩电啊。
数字之外,我们该怎么看?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咱们看这种数据的时候,千万别太当真。28.2万元也好,9.4万元也罢,都只是个平均数而已,不能代表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与其纠结于这个数字,不如多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收入。当然,也别为了存钱就完全不享受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幸福感跟存款多少其实关系不大。有钱固然好,但家人健康、朋友和睦、工作顺心,这些才是最珍贵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