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苦难的态度,自己咽下!(深度好文)

静语悟人 2024-11-08 06:33:37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味虽然难以入口,却对健康有益。同样,生活中的苦涩,虽然让人皱眉,却是成长的催化剂。

古人云:“苦中作乐。”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的路,如果有,那也是经历了深刻的痛苦和重生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自由。

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而鲁迅先生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面对苦难,他选择了勇敢地咀嚼并咽下。

01

苦难是生活的常态

“苦难”这个词,从来都不是人们所喜爱的。

小时候生病,饭前总是要先喝下苦涩的药水。药未入口,眉头已皱,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在强迫下喝下,满腹的苦涩,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吐。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发现,苦难,其实是生活的常态。

被誉为“工人诗人”的郑小琼,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苦难。

在广东的一个工厂里,她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在《女工记》中,她描述了自己在工厂中的生活,因为从未尝过如同雪花般洁白的米饭。

一次,她看到工友们大口吃肉,大口吃米饭,心中无比羡慕。

于是,她偷偷地观察,等工友们离开后,她便捡起随洗碗水泼出的米粒,放入口中。

她回忆那时的经历:“虽然米粒已经被水冲淡,但依旧软糯,舌头一顶便化。

我小心翼翼地含在嘴里,直到夜幕降临,月光升起。”

后来,为了生计,她投身于危险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多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她四处漂泊,不知何时是尽头。

当然,艰苦的出身和工作环境,也让她的身体遭受了折磨。

在她40岁那年,因为严重的工伤,她不得不面临失业和高额医疗费用的痛苦现实。但即便如此,郑小琼依然坚强地挺了过来。

她说:“我见过太多的不幸,但我从未失去希望。”

生活不易,她选择了勇敢面对。

于是,凭借着一直以来的写作习惯,郑小琼通过诗歌和散文,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旅。

在山穷水尽的境遇中,她再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重新站在了读者面前,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生活有多苦,足以淹没大多数人的希望,埋葬大多数人的梦想,甚至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走向了毫无生气的人生。

但生活中的苦难,从来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承受。

很多时候,你觉得人生很苦,生活很苦,那是正常的。

因为苦难,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

但许多人正是因为经历了苦难,熬过了苦难,最后在回忆中,细细品味,却发现苦难背后隐藏着惊喜和回味。

02

苦难是人生的精华

佛教中有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从这个角度看,人生似乎就是为了承受苦难。

于是,有些人在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学习的苦难、工作的苦难和感情的苦难之后,便选择放弃学习、工作和家庭。

活着,没有人能永远不苦,也没有人能在经历苦难之后,一直苦下去。苦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磨练一个人,成就一个人。

人生的道路,总有一段时间是布满荆棘的,但也总有繁花似锦的时候。

成长时期的迷茫之苦;成才时期的奋斗之苦;成熟时期的奔波之苦。

这些苦难,无人能逃,即使你以为自己侥幸避开了,它也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找到你,让你重新体验。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体验生活、体味人生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有的人主动而勇敢地投身其中,历经苦难之后,人生也就过得越充实,越精彩,自然收获的果实也就越丰盛。

反之,那些害怕苦难,不相信生活也能苦中作乐的人,自然会陷入无数次的自我消耗、自我怀疑之中,生活停滞不前,人生浑浑噩噩。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苦难对于人而言,意义就在于,早点认清生命的真相,早些看到生活的残酷,然后甘愿早日历练心智,洗涤灵魂。

然后,撕开生活的真实面目,在千疮百孔的岁月里,提炼出卓绝的品格、不屈的意志,静得下心,扛得住事。

让苦难,经过一番萃取提炼之后,成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华。

03

虽苦,贵在自渡

苦难的滋味虽然难以忍受,但只有敢于吃苦,勇于承受种种苦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原汁原味。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生活虽苦,但贵在自渡。

人生在世,没有吃过苦,受过罪,就不会懂得何谓幸福。

世上的路,从来就只有想不通的,而没有走不通的。

既然万般皆苦,那就全凭自我修炼、自渡。

心怀希望,熬过苦难,不缺勇气,扛住过往和未来。

2 阅读: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