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呼吸不仅仅是动作的配合。
郝月如说:“太极拳的呼吸,专指太极拳的“开、合、蓄、发”而言,与吾人平常呼吸不同,请读者不要误会。”
原来不甚理解,最近才体悟出来。
他说“分者,开大也。合者,缩小也。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互相呼应,始终不离也。开是大,非顶撞也;缩是小,非躲闪也。阴阳二气,是上下二气,夸张说法,是天地阴阳二气,实际上是,两肩松开气往下沉,敛入脊骨注入腰间的是阳气,胯根里抽,从脚心上提之气为阴气。一吸气,阴阳二气在腰丹汇聚为吸,一呼气,阳气由腰间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与手指,阴气下沉至脚心,就是呼,是开。这个内气的开合蓄发运动因为配合着呼吸,所以就称之为呼吸。
其实不是简单的外在的呼吸。吸气时,配合着内气的蓄气并全身扩张,类似于广播体操的伸展运动和扩胸运动,又类似于刚刚睡醒伸懒腰。全身伸展外扩,不是往外面推人家,而是有人如无人,忽视对方的存在,只是自己做全身扩张运动。这样的话才能“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李亦畬)。有一定功力的拳友不妨试试,一试就灵。自己一吸气全身一扩张,对方就被浮起鼓出,跟被拔不稳。这个时候一呼气,何处顺即向何处击,确实是不动彼分毫,一呼而出!这个功夫不是看到这个方法就能学会的,不要做游戏!体会出来以后,就这样练拳,一动一呼吸,一动一开合,一动一蓄发,并分阴阳,明白牵拨。这个功夫是多年练成的,不要急于求成。师父说,带功练拳要循序渐进,否则会出现暂时的头蒙眼花的现象。因此一定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千万切记不要急于求成。最近读了沙木贤拳友的一篇练功体会,深有同感。读读就知道不是臆想,也不是不是体操式的伸展扩胸运动了!他说:
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内功修习,就是“在慢练过程中不间断地刻刻找寻全身心的内在感觉,这种寻找过程就是佛道两家所说的内观、内视、内省、内修、内求,这样的习练就是有心性加持的修习,从而以内修内壮为契机,渐进唤醒激活全部身心活力,达到内外兼修,性命双修之功效。太极拳之所以称谓内家拳也是基于此。拳功修习是以内觉、内省、内察、内修、内求为最重要修习法门。用现代运动生命科学语言陈述,就是在找寻身心肌体细微感觉的过程中唤醒激活全部肌体、身心的感觉感应神经细胞组织,让有些长期不用导致休眠、深眠、蛰伏乃至退化的神经细胞恢复本具之功能,重新形成通畅的、全方位的全息链接。之后再继续在单操慢练体悟中持续加持强化,随着这种持续地找感觉,持续地加持强化过程,那种节节贯穿,骨肉分离,行拳松柔、圆活、顺畅、灵动,骨骼撑拔,大筋强力拉拽,筋网筋膜越发腾起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慢慢地你还会出现自发功现象,以致到欲罢不能的程度,也就是只要不是身体躺平状态,脚步一动全身就内动不止,全身筋骨同频互动不止,也就是一动无有不动状态。到达这个阶段就可称之为炁机新启了。松净、松透、松通、松空等太极拳的目标诉求也就都基本达到了。我相信,你练出来以后会和我一样,情不自禁的师徒击掌相庆的!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