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之后,他又带来一部口碑爆款

俊晖电影 2023-10-28 08:23:00

魏书钧,可谓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导演,在职业生涯最初五年,他竟凭借四部影片在戛纳杀出一条血路。

上个月他的作品《永安镇故事集》从戛纳回来后两年才上映,被不少观众群嘲为“小布尔乔亚式的自嗨”,饱受争议。

商业至上的今天,具有作者性表达的艺术影片确实容易陷入票房毒药的泥潭。

金鸡影帝坐镇,平遥影展勇夺费穆荣誉,原著作者余华赞不绝口,6.2万人想看,上映3天破亿,这一次他能否为艺术电影打个漂亮翻身仗——

河边的错误

导演: 魏书钧编剧: 康春雷 / 魏书钧主演: 朱一龙 / 曾美慧孜 / 侯天来 / 佟林楷 / 康春雷 类型: 剧情 / 犯罪上映日期: 2023-10-21(中国大陆)片长: 102分钟

在电影宣发的海报中就已经将“没有答案”四个大字写出,但是即便是看完了电影,观众席也久久没有散去,大家都试图等待彩蛋,等待着有人能跳出来解释解释刚刚所看到的102分钟的电影。

不知所云,是《河边的错误》给观众最大的感觉。(温馨提示:下文包含剧透)

电影开头便说道:

“人理解不了命运

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

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

——加缪

1995年,南方滨水小城沛宁,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正在侦破一起杀人案。

死者是一位名叫王凤霞的老太太,人们都叫她幺四婆婆,她的颈部被利器击中,鲜血洇红了身下的干草堆。

目击证人是一个半大的小孩,他看到现场后,马上回家告诉了爸爸,起初他爸爸还不信,落实后才报了警。

临走前,小男孩还不忘和马哲说,如果抓到坏人,记得给他看看长什么样。

幺四婆婆的老伴已经不在了,同自己先前收养的一个疯子(编剧 康春雷 饰)一起生活。案发之后,警方也找到了疯子,可是他只会自顾自地在河边玩石子。

警方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个手提包,里面有一个在常见不过的雪花膏,还有一盘普通的磁带。播放以后,里面传出来周华健的《花心》。

马哲的手下小谢反复的听着磁带,以至于嘴中总是在哼唱《花心》的旋律,终于让他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宏,你来了,无论你什么时候来,我都会在B面等你。”

磁带的B面是一段女人的录音,她对着录音机向自己的情人说着心里话。

录音里有一段火车驶过鸣笛声,那是出现故障后独有的警示声。

顺藤摸瓜,马哲一队人很快找到了声音的主人钱玲(刘白沙 饰),而声音里的“宏”也很快浮出了水面。

王宏(莫西子诗 饰)主动联系警方,希望不要讲此事告诉他们的家里人,自己会积极的配合调查,并表示自己曾在案发现场看到一个大波浪的女人。

马哲又找到了理发师许亮(王建宇 饰),他看起来唯唯诺诺,一直喃喃自语道,知道此事与自己脱不开干系,只希望警方给自己一个痛快,赶紧带走他。

后来翻阅卷宗才得知,许亮有过“前科”,曾因流氓罪被判八年,后来才发现是污蔑,就这样也坐了七年的牢。

马哲所在的警局在评选先进单位,局长听说马哲曾在云南获过三等功,便让他回家找出证明。回家的马哲给自己曾经在云南一起公事的同事打电话,可对方却矢口否认马哲的功绩,只说他是喝大了,记错了。

另一边,钱玲和王宏继续着他们见不得光的爱情,用诗歌传达彼此的爱意,他们再度相约河边见面,可没成想这没见上的一面成了永别的遗憾。

王宏也倒在了河边,成了这场“错误”的第二个受害者。“诗歌不是避难所”,王宏却用诗歌留下了对钱玲最后的爱。

就在此时,马哲和小谢吃饭的时候,在门外发现了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冲出去一看,是满脸是血的疯子。

案子破获了,疯子是毋庸置疑的凶手,他被抓获,安置在了精神病院。

即便如此,马哲心中仍觉得有疑点,王宏为什么会被杀?他口中的大波浪又去了哪里?

他去纺织厂挨个排查大波浪的女工,没有线索后,再次来到了理发师许亮那里。

许亮再次说些消极的话,问进行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把他带走。

马哲表示不会冤枉好人,许亮则一声冷笑,说这句话很是熟悉,自己知道到哪一步了,并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给人烫过大波浪。

马哲前脚走,许亮便吞下了整瓶安眠药企图自杀。这里的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生命垂危的许亮等着家属来签字,转移到县医院做透析。马哲二话不说果断的签了字。

马哲带着人来到了许亮的家里,床底下有一个手提箱,打开一看,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和白色的高跟鞋映入眼帘,而裙子下面也藏着一头大波浪假发。

马哲的妻子怀孕了,在二人去做产检时,医生却说他们肚子里的孩子患有基因病,有10%的概率精神会出现问题。

回到家后的马哲希望妻子打掉孩子,毕竟医生说10%概率已经很高了。但是妻子却极力想要留下孩子,情绪几乎失控。

无法和妻子沟通的马哲一肚子怨气的离开房间,看着客厅里妻子拼的母婴拼图,他反手拿起几片扔到了抽水马桶里。

目击幺四婆婆案的小男孩死了,是疯子干的。

有目击证人亲眼看见,在河边,他跟在小男孩的身后,趁小男孩回头,一石头砸在了小男孩的脸上。

打电话给精神病院,果然疯子跑了。

回到警局的马哲更加惴惴不安,而此时,康复理发师许亮特意赶来,给马哲送了一面锦旗,感谢他在关键时刻签字,救了自己。

因为马哲的发现,许亮的秘密满城皆知,许亮自己也调侃到,压在自己胸口上的大石头终于移开了,也想清楚了自己的前途。

二人开心的道别,精神压力巨大的马哲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走出大门,许亮从楼上一跃而下,重重的砸在了马哲身后的警车上。

马哲为了案子日渐消瘦,目光也越来越呆滞。

回到家中的他和妻子有说有笑的吃饭,一回头,那个已经被他扔掉几片的拼图,竟然一个也不缺的拼好,挂在墙上。

马哲和妻子去拍照片,有前来取照片的人,他拿过人家的照片,幸福点全家福背后赫然出现着疯子的笑脸。

疯子一日不归案,马哲似乎一日无法安宁。

终于在这天夜里,疯子出现了。马哲立马扭过身去,同时掏出了自己的六四配枪。

他跟着疯子逃到庙里,疯子的身影闪过,他连忙开了两枪。子弹带着鲜血打到了庙里的壁画上,留下了殷红的血迹和弹孔。碰碰两枪,他又想疯子补了两枪。

第二天,他向局长自首。可是局长却说他们的人日夜蹲守在庙里,根本没看见疯子。

马哲着急地向局长表示自己昨晚一共开了四枪,只需要找人检查一下庙里墙上的弹孔就可以证明。

局长却让他打开自己的配枪,六四手枪中应该有七枚子弹。马哲赶紧取子弹,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七颗!一颗不少!

根本没有被使用过的配枪、拼凑完整的拼图、没有证明的三等功......马哲的记忆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超16毫米胶片粗粝的质感、贝多芬的《月光》、人物心理的外化展示......魏书钧在视听形式上的确又迈进了一个台阶。

同样,办案小组把工作地点搬到倒闭的电影院,拆迁的电影院招牌“电影”二字重重的砸到地上,马哲的梦中烧毁的胶片,不断燃烧的放映机......魏书钧自反性的小机灵从《野马分鬃》起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故事内容上,原著小说以寓言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个更为血腥的世界。1987年,余华的这部中篇小说显然是当时“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品。

在平遥的映后交流会上,余华提到,《河边的错误》已经有四次改编电影版失败的经历,其中还包括国师张艺谋,

“跟张艺谋两个人讨论了四五天都讨论不出一点头绪来,所以后来转到《活着》去了,后来又有两个。”国师没有选择《河边的错误》恰恰在于文本的先锋性,最终让他转向了更为展现中国社会的《活着》。

但是,显然这一次魏书钧终于做到了,影像在虚拟与现实间游走,主人公马哲在理智与疯癫中徘徊,而作为观众的你又会有怎样的答案呢?

*本文作者:浅浅

0 阅读: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