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扪心自问,替自己澄清几件事。
为什么要这么做?
能得到何种好处?
是不是可以用来消除眼前的困境?
自问自答的过程,
可以涤荡情绪,或许回归理性。
理性告诉你,
做决策要追求看得见的利益回报,
而不是看不见的情绪满足。
看不见的东西,你终究得不到。
情绪不解决问题。当然理性也未必解决问题,
但至少能让你客观面对。
如果不能扩大收益,那就减少损失。
如果想改变什么,终归要靠自己做出些什么,
为了实质性改变现状,做出些有价值的尝试。
越具体越好。
无论如何,首先,明确目标。
不仅要带上明确的目的性,
还要有明确的结果预期。
任何打算付诸实施前,
都要先拿出明确的结果预期,
否则事情无从开始,无法维系,
也自然得不到结果。
不管目标是什么,但绝不应该是“保护”。
“保护”不是目标,
目标应当具体清晰,如果可以量化,最好。
只有目标明确,才有达成的可能。
比如钱,多少钱?何种形式给付?
比如岗位,签订合同还是解除约定?
你没必要非把对公司某些人或事情的揭露,
当成目标的一部分。
因为这不是你的职责,而且还在拿别人说事儿,
这就让你的目标不单纯,
让别人怀疑是否还有隐藏在背后的其他目的。
你只管聚焦自己的目标就好,
别的尽量不裹挟其中,也别把问题弄复杂。
就算有必要假他人之手,
那也是手段,是筹码,是达成自己目标的帮衬。
所以,目标至关重要,
而且还要正确,要清晰且具备可操作性。
其次,举措合法。
没有事儿能超越规矩,也没有人是超级英雄。
所有一以贯之且有始有终的方法,
都是以最朴素的态度,对付最现实的问题。
不一定解决,但可以尝试。
你需要放弃所谓“拿捏”的怪想法,
那不过是阿Q式的报复和精神胜利。
正确地路径,唯有一条。
先收集必要证据,证明问题,
证明自己哪方面利益受到的侵害,
证明公司的不合法之处,
以及自己所列诉求的依据。
而后采用合法手段,拿起法律武器,
或者仲裁,或者起诉,伸张合法权利。
谁主张谁举证是唯一可行之策。
别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假设。
如果真能有反制和拿捏的手段,
恐怕也不会落得面临做此种打算的境地。
最后记住,先决去留。
步骤在后头,但问题要率先考虑清楚。
目标和步骤也都应当围绕决定而来。
离职不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
而是事先做出的衡量和取舍。
其实,想到了要采取手段主张权利,
大抵是要走的。
所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步骤,
也都是为了保障离开的行动顺利,
且使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所以离开就离开吧,别想着留下什么,
做拿捏打算,
还不如着眼于自己能多带走些什么吧。
这里指的是经历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