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多人的炮兵团,总计装备30多门大炮,具体配置怎么样?

甲骨堂 2025-01-07 17:26:23

在解放战争中,以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和战斗力为最强。

部队的战力评估,当然跟很多要素密切相关,比如指挥员水平、兵员的数量和质量、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战术水平、战斗意志,后勤补给与保障水平等等。

总的来说,东北野战军部队在上述要素方面都不错,所以战斗力强也就成了必然。

比如在武器装备方面,东北野战军的火炮是比较多的,较早编成了纵队以及步兵师属炮兵,这对于部队执行大规模战役显然好处极大。

当然,东野炮兵也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在战斗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

以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为例,最早于1947年2月成立炮兵连,既然是连的编制那肯定不会装备太多火炮,其最初的家底只有山炮、野炮和九二式步兵炮各一门。

也就是说当时仅仅一个炮兵连的编制,下面的三个炮排装备还都不一样,而且数量上也都是独苗。

但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炮兵这种技术兵种当然也得慢慢来。

虽然火炮数量不多,但是可以培训炮兵人员,这些骨干力量日后是会有大用的。

到1947年11月,第6纵队炮兵扩编为营,人员补充了从第18师独立团中划拨来的200余名战士;而火炮则是从东北炮司领来的9门九四式山炮。

以当时东野炮兵常见的三门制连为例,这9门山炮就可以编成一个完整的山炮营。

到1948年3月,第6纵队炮兵营又跟辽阳战役后以缴获野炮为基础成立的野炮连汇合,扩编为了炮兵团。

随后部队的火炮和编制进行了调整补充,以山炮单独编成了第1营,再以野炮编制成了第2营。

在编制调整的同时,还补充了技术人员和新兵,并在大练兵中加强了火炮的操作技能,使得炮兵更好地形成了战斗力。

到1948年辽沈战役时,第6纵队炮兵团参加了对廖耀湘兵团的作战;而随着辽沈战役的获胜,东野又缴获了大量火炮。

其中包括加拿大造的57毫米战防炮,以及在这种火炮基础上改进的37式改75毫米榴弹炮。

第6纵队炮兵团便接装了10门37式改75毫米榴弹炮成立了第3营,并以4门57毫米战防炮成立了重战防炮连;因为57毫米战防炮体格不小,口径也大,加上第6纵队也将其称之为重战防炮,所以咱们也就把它放在“大炮”之列了。

这样的话,第6纵队炮兵团的阵容就是:

炮兵第1营(山炮营),辖3个山炮连,共计装备9门九四式75毫米口径山炮;

炮兵第2营(野炮营),辖3个野炮连,共计装备9门三八式75毫米口径野炮;

炮兵第3营(榴炮营),辖3个榴炮连,共计装备10门(后调整为9门)三七式改75毫米口径榴弹炮;

重战防炮连,装备4门57毫米口径战防炮。

就这样,第6纵队炮兵团实现了炮团的满编,总计装备四种型号的火炮共计30余门。

而这个炮团的兵力有多少呢?

——总计是2360人,其中排以上干部202人,应当说技术兵种部队的干部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除了上述炮兵营、连外,炮兵团还直属一个高射机枪连,以为炮兵部队的防空之用。

由上述情况可见,“大炮”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搞好的,30多门炮的背后是整个炮团2300多人。

除了直接操作火炮的人员外,还得有大量的辅助人员才能让整个炮团动起来,这可是不容易的。

而在部队入关后,第6纵队改称为第43军,炮兵团也就成为了第43军炮团,参加了著名的平津战役,后续又辗转改制成为了独立炮兵团,这也算是后话了。

3 阅读: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