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上海一把手,曾官至副总理,怎么逝世8年后被迁出八宝山?

达洁谈过去 2024-11-27 05:26:36

2007年6月5日上午,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庄静凝重,哀乐声低沉,礼堂大厅上方的条幅上写着:“沉重悼念黄菊同志”。

追悼会结束后,黄菊的遗体被火化,骨灰就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可是8年之后,黄菊的骨灰又被迁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黄菊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一生,更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体现。

1938年,黄菊在繁华与硝烟并存的上海出生,在日本帝国主义阴影的笼罩下,黄菊在上海度过了艰难的6年时光。

抗战胜利前夕,黄菊跟着家人搬到了浙江嘉兴生活,先后进入益善小学和启东小学读书,并于1950年考入嘉善一中。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黄菊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会主义共青团,从此开始刻苦读书,立志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1956年,黄菊被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录取,电机制造业是当时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严格的学习环境,让黄菊迅速成长起来。

大学毕业以后,黄菊被分配到上海造扳厂工作,成为了一名正式工人,怀着崇高的理想,黄菊在196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整整5年的时间,黄菊都在车间一线工作,从一名车间工人,到车间技术员,再到厂长秘书,直至后来被调离造扳厂。

1967年,黄菊来到上海中华冶金厂,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黄菊刻苦钻研,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配电技术进行革新,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可控硅电炉配电装置。

黄菊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熔炼钢水的纯度,让配电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在特殊时期,黄菊虽然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决心从未动摇,依然扎根在工厂一线学习和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上海中华冶金厂领导班子重组,黄菊被提拔为副厂长,上任之初,黄菊对冶金厂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先进的的管理制度,让冶金厂的发展步入正轨。

80年代初,黄菊受组织委派前往国外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回国后出任了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

黄菊在改革的浪潮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整顿工作,又敢于负责担当,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1983年,黄菊被调入上海市委工作,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黄菊又先后出任了上海市委秘书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上海市市长等职。

为了深入贯彻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国策,黄菊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自1963年扎根上海开始,黄菊在上海整整工作了20年,为上海市的转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四届四中全会上,黄菊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又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和金融工作。

2007年6月,黄菊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之前,黄菊多次提出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医疗机构,同时还请求组织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上海,但是组织上并没有同意。

直到2015年,在黄菊家人的反复协调下,黄菊的骨灰才被迁出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进了上海福寿园内。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