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最近流行起的新的“社交身份证”,在表述时加上自己的性格名片,即「i人」「e人」。
它来自前段时间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每种不同类型的性格都有一个英文代称,听上去像是神秘组织的接头号码。
E开头,即Extraversion。
表示外向的社牛,通过社交来蓄能,越社交越兴奋。
I开头,即Introversion。
表示内向的社恐,社交对「i人」来说是一个耗能的过程,Ta们需要通过独处来重新蓄能。
奇怪的是,大家都不喜欢被贴标签,这次却心甘情愿。
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一样东西时,如果没有任何“特征”就会很难有记忆点,所以通过标签来记住它是快捷有效的方式。
通过标签可以很快的了解一个人,即便了解不到全部,即便漏洞百出,贴标签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效率。
只要在一定时间段,年龄相仿而又有相同的目标、共同的兴趣,甚至爱喝同一种口味的奶茶,就能成为建立社交连接的“搭子”。
这种只把性格划分为一枚双面硬币的方式,让大家更容易在人群中精准找到同类。
有人乐于社交,就会有人对社交充满恐惧和不安。
大家渴望认识自己,并积极努力探索,想找到一个专属舒适区。
不少年轻人在交际中,使用「i人」「e人」的标签,也更直观的表明自身性格,让交往成本更“省流”。
但是,正如《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
“如果我们的刻板印象建立在丰富的经验上,它可以是处理复杂问题的简洁方法,但如果我们因为受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就是就具有潜在的危害。”
当你有点内向,并通过测出得出自己是「i人」,你就更加固化原有的认知。
认为自己的内向和自闭应该如此,也不愿意再进行社交,把它当成一个使自己发展受限的理由。
有人找工作、找对象,甚至报考学校都要参考性格分类,这并不是一种良性导向。
你见到一个爱笑的人,就觉得Ta是个「e人」,认为Ta应当是开朗、外向、 活泼的,然而当你们独处时Ta也许很沉默,也许就会开始疯狂脑补:Ta是不是讨厌我呢?
你见到一个忧郁的人,就认为Ta一定是「i人」,也许Ta正在思考怎么能跟你做朋友,却因为你的敬而远之错失了机会。
人性是复杂且丰富的,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
当每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被贴上统一的标签势必会出现很多误解,主要原因是这种标签是不准确的,也许还可能是负面的。
每个人都不是扁平的,当你敞开心扉去了解具体的人和事,你的社交才能更加从容、真诚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