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网红保安队长与羌问题专家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1-05-02 17:11:28

虽然我猜测董卓可能出生在颍川,不过他的少年时期必然是在凉州度过的。

年少的董卓骑射能力超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他有头脑,个性又很豪爽、放得开,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排挤羌人。

历史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年长些后他回家种田,有羌人领袖带人来投靠他,他竟将家中的耕牛宰了宴请大家,羌人被董卓的热情所感动,回头救送来千来头牲畜只为报酬。

“杀一牛换几千牛”是个非常划算的交易,但这段记载也告诉我们,董卓可不是个老实人,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力畜,以禁止私杀牛为原则的耕牛保护制度,载入了历代王朝的法律体系之中。

甭管大牛小牛,一概不准宰杀,只有牛自然死亡后,才能拿来食用,而在汉朝杀牛——是要杀头的!

这便告诉我们,董卓胆大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要知道,那时的东汉帝国腐朽,但还没有开始崩溃。而他与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从他非常年轻时便建立的,这是董卓独特的资本,稍后我们会看到许多与羌人打交道的东汉官员,他们有人受到羌人的敬畏、有人受羌人的爱戴,当然大部分还是被羌人痛恨的 ,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与羌人建立私交。

董卓大约便是靠着这一点,建立起他“羌问题专家”的专业形象,这对他的政治生涯有着无比巨大的帮助。

少年董卓的本事很快被地方政府发觉,当时的凉州刺史成就便聘请董卓为州政府的兵马掾。这个官职相当于保安官,负责打击胡人盗贼,巡逻地方,而董卓任职期间战果辉煌,前后斩杀贼寇,不下数千人。

当一个保安队长可以杀那么多人,一则证明当时的东汉时局有多么的混乱,二则也暗示了董卓的残酷手段。

有了这个实绩,年轻的董卓迎来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时任司徒的袁隗将董卓征辟为自己的掾属,董卓终于能在东汉上层中逐渐知名,大有凉州顶流网红之势。

在这边,我们得先做个背景陈述,说说凉州、羌乱与凉州三明的故事。

东汉的凉州位在帝国的西北方,比今天的甘肃省略大,除甘肃全部外,也包括部分的宁夏、内蒙、新疆与青海,今天用以划分甘肃与宁夏的六盘山(陇山) ,当时位于凉州东南角的正中央,陇山以西称为“陇右”(古中国以西为右,和今天不一样,因此史书上出现“关右”是指崤关以西,出现“江左”是指长江以东) ;

而兰州市西侧与西南侧、一直到青海湖(当时称为“西海”)一带,因为有湟水与黄河流经,又被称为“河湟”地区,这里便是东汉两百年羌乱的核心。

董卓的故乡陇西临洮,大约是今天甘肃省的岷县,临洮便位于这个羌乱的核心地带,汉帝国在此特别设置了陇西南部都尉,专司异民族的军事统治。

“羌”则是上古汉人对青康藏高原上某些民族的泛称。之所以说“某些民族”是因为同个区域还有“氐”的分布,羌与氐显然是不同民族,至少汉人认为他们不同。

羌的分布范围很广,生活形态从游牧、半农半牧到农业都有;和北亚的匈奴与东北亚的东胡不同,羌人在东西汉时始终没有形成强力的中央政权,他们以无数大小部落的形态生存于高原山地间,或是互相争斗,或是为政治利益附从于匈奴或汉帝国。

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武帝西击匈奴,开拓河西走廊,压迫河湟地区羌人的生存空间,从此双方冲突不断。汉帝国一方面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将降伏的羌人内迁,到了东汉时,凉州已是“凉州部皆有降羌”的汉羌杂处局面,汉人一般将迁到陇山以东的羌人称为“东羌”,以西则为“西羌”。但无论东羌或西羌,在东汉时均持续受到汉人的压迫,零星冲突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反抗行动,是谓“羌乱”。

我们很难具体说东汉两百年间发生了几次羌乱,若看《资治通鉴》,东汉中后期几乎每一年都有对羌作战的记录,有时是东羌、有时是西羌,有时是少数部落的武力对抗,有时是整个种族的大规模攻击。

董卓出生前十年,东汉才平定了历来规模最庞大、历时十数年的“永初羌乱”,乱事起自陇右,董卓的家乡临洮是最早被羌人占领的城市之一,战火蔓延到南方益州、东方并州与三辅地区,连洛阳北面的河内郡都戒严了。

当时凉州的官员都是东方人,遇乱只想逃,东汉朝廷遂将陇西、安定、北地、上郡等四郡东迁,甚至动用军队强迫百姓迁移,造成难民“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泰半”的惨剧。

东汉帝国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将永初羌乱的羌人势力赶出益州与三辅,至于凉州完全平定又是八年后、公元126年的事了。然而十五年不到,139年,汉顺帝永和四年,凉州又再次爆发大规模的“永和羌乱”,陇西再度被羌人所攻陷,三辅地区再度受侵袭,东汉政府再度强迫移民,乱事大约持续六年,在145年左右平定。这些战乱都发生在董卓出生前后。

董卓或许运气不错,出生在东方和平、富庶的颍川,不必甫张眼便见证血腥杀戮、饿殍遍地的人间惨剧。但他终究是凉州人,陇西临洮的根犹如一帖魔咒,注定他的一生与血腥、战祸为伍。

公元159年,汉桓帝延熹二年,羌乱再起,当时董卓大约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朝廷新派任的护羌校尉是凉州本地人,祖籍武威郡姑臧县,他名叫段颎,字纪明,他便是人称“凉州三明”的其中一“明”。

(待续)

PS:只能传前三章了,我在UC没专栏,对后面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搜,或者找我都可以。

3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