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在韩国首尔的大林洞,一个特殊的街区悄然形成,这里的街道上,朝鲜语和汉语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泡菜和烤肉的香气。
这是70万中国朝鲜族在韩国的缩影,他们跨越国界,带着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涌入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然而就在他们为韩国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韩国总统尹锡悦却在2024年宣布国家进入“人口紧急状态”,生育率降至惊人的0.72,中国朝鲜族能否真正融入韩国社会?
韩国的人口困境2024年6月,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新闻发布会,总统尹锡悦面色凝重,向全国宣布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韩国正式进入"人口紧急状态"。
这并非危言耸听,0.72的超低生育率,意味着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代”危机。
说到韩国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及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汉江奇迹”,那时的韩国,从一片战后废墟中崛起,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
1988年汉城(现首尔)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向世界展示了韩国的繁荣与实力。
然而光鲜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人口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的生育率开始持续下降。
1970年,韩国的生育率还高达4.53,到了2000年已降至1.47,2022年更是跌破1,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昂的生育成本,在韩国,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子女教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据统计,在首尔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平均需要花费约3亿韩元(约合180万人民币),这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
并且激烈的社会竞争,韩国社会素来重视教育,但这种重视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近乎病态的竞争。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要面临各种补习班和课外活动的压力,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不愿意将孩子带入这样的“内卷”环境。
此外职场文化也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韩国的工作时间长,加班文化盛行,这使得许多职场女性难以兼顾工作和家庭。
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如产假、育儿假等,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韩国政府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结婚登记特别税额减免、提高育儿假工资、增加公共托儿所……为了提升生育率,韩国政府不惜砸下2万亿韩元。
然而收效甚微,冰冷的数字依然无情地揭示着现实的残酷,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场人口危机并非只是数字上的变化,它更像一场缓慢而持久的“地震”,悄无声息地撼动着韩国社会的根基。
劳动力短缺、养老金体系崩溃、经济增长乏力……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如今却站在了"人口悬崖"的边缘。
就在韩国社会为人口问题焦头烂额之际,一个特殊的群体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说着相似的语言,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却来自另一个国家。
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跨越国界,来到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他们又将如何改变韩国的人口格局?
中国朝鲜族的韩国之旅朝鲜半岛北部自然灾害频发,为求生存,大量咸镜道地区的朝鲜族越境迁居中国东北。
他们在靠近中朝边境的延吉等地落脚,开垦荒地,建立家园,这些早期移民的后代,如今反过来踏上了前往韩国的旅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韩两国建交,一些怀揣着梦想的朝鲜族人开始踏上了前往韩国的淘金之路。
2007年韩国实施的“访问就业制度”和2010年的"外国同胞方案",更是为这些异乡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于这些背井离乡的朝鲜族人来说,韩国既是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天地。
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远高于中国东北地区,这无疑对他们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20年韩国最低月薪已达1.1万元人民币,高于中国东北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韩国就能轻松过上好日子,大多数中国朝鲜族在韩国只能从事建筑、制造业、餐饮服务等低收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他们用汗水和辛劳换取微薄的收入,却常常要忍受着异样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
语言障碍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尽管朝鲜语和韩语同根同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者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许多朝鲜族人在刚到韩国的时候,都会遇到语言不通的尴尬。
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的重要原因,韩国社会等级观念森严,注重礼仪和传统,而朝鲜族人则相对来说比较随性和直接,这种文化冲突,常常会导致误解和摩擦。
尽管如此,中国朝鲜族依旧坚韧地扎根于此,他们开设餐馆、商店,组建社团,竭力将中华文化与朝鲜族传统融入当地社会。
一些人甚至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韩国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企业家或专业人士,可是即便是这些“成功人士”,也常常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疏离感。
在韩国人的眼中,他们究竟是同族还是外人?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如何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韩朝鲜族的融入之路韩国社会对朝鲜族的态度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将海外同胞纳入“韩民族共同体”。
1999年,韩国制定了《在外同胞法》,旨在为海外同胞提供更多权益,然而这部法律最初并不包括中国朝鲜族,直到2004年才经过修订将其纳入。
另一方面,韩国社会对朝鲜族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他们认为朝鲜族人抢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拉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这种偏见和歧视,成为朝鲜族融入韩国社会的一大障碍。
语言的差异,文化的隔阂,社会的偏见,像一堵堵无形的墙,横亘在朝鲜族人与韩国社会之间,让他们难以真正地融入其中。
这种身份认同的困惑,在新一代的朝鲜族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他们在韩国出生,接受韩国的教育,说着一口流利的韩语,却依然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然而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认识到朝鲜族对韩国社会的贡献。
他们勤劳肯干,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建筑、制造、餐饮等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韩国社会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
一些韩国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开始采取措施,帮助朝鲜族更好地融入社会。
例如提供免费的韩语培训,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甚至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立双语标识,这些努力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无疑为朝鲜族的融入之路带来了一线希望。
身份的迷思,文化的冲突,让许多朝鲜族人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迷茫之中,他们渴望被接纳,渴望被认可,渴望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然而就在他们努力融入韩国社会的同时,他们的故乡——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却正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究竟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人口流失的隐忧当70万中国朝鲜族奔向韩国,追逐他们的"韩国梦“”时,他们身后的故土却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危机。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个曾经朝鲜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如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失。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朝鲜族人口约为192万,到2010年时下降至183万,2020年进一步下降到170万。
在族群人口正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朝鲜族依然在20年内减少了20万,绝大多数来自延边,这意味着,几乎每四个朝鲜族人中就有一个离开了中国,选择在韩国或其他国家生活。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失,给朝鲜族聚居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是人口结构的失衡。
年轻人大量外流,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这导致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在一些朝鲜族村庄,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村里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困境,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劳动力的短缺,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传统的朝鲜族产业,如种植水稻、人参等,因为缺乏劳动力而逐渐萎缩。
同时人口的流失也带来了消费的减少,进一步抑制了当地经济的活力。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文化传承的危机,朝鲜族有着独特的语言、习俗和文化传统,然而,随着年轻一代的大量外流,这些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在一些朝鲜族学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不得不面临合并甚至关闭的命运,朝鲜语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缩小,一些年轻人甚至已经不会说朝鲜语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政府和地方当局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朝鲜族人才回流,加大对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发展特色产业以提升当地经济活力。
然而要扭转这种趋势,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朝鲜族的大规模外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迁移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社会议题。
结语无论是对韩国还是中国,对于朝鲜族来说,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同时也要关注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
朝鲜族的跨国迁徙是现在整个时代的缩影,不管朝鲜族人选择回到中国还是留在韩国,朝鲜族人都在为着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着,这对于如何融入,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参考文章中国侨联2024年1月30日《【少数民族华侨华人专题】朝鲜族赴韩跨国流动及其经济适应分析》的报道
环球网《韩国出现“用工荒”,韩媒:中国朝鲜族务工人员正从韩国流失》的报道
澎湃新闻2024年6月29日《那些去韩国做“日当工”的朝鲜族人》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