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各国都在无人机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
然而,“有攻必有防”,与之对应的是,各国的激光武器也各有千秋。美国的激光战车最远能够攻击5000米外的无人机,日本的同类武器则能对付1200米远的目标。谈及中国激光武器的射程,相较于美日,曾有观点认为存在一定差距……
【美国的激光武器】事实上,美国涉足激光武器研究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早得多。在冷战局势愈发紧张之际,美国便将激光作为 “未来武器” 着手研究。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甚至推出了 “星球大战计划”。尽管该计划最终未能完全实现,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激光武器的大规模研发。很快,时间来到 21 世纪初,美军敏锐地察觉到,激光武器在战场上,尤其是应对 “低慢小” 目标时,具备独特价值。传统的导弹与高炮不仅作战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而激光武器则命中率高,每次发射成本仅几美元,性价比极高。美国的这些激光武器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自 2014 年起,美国海军就在波斯湾展开了激光武器测试。当时,目标是一架模拟敌方的无人机,激光瞬间将其击落,干脆利落,这成为激光武器实战化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美军不断在中东地区部署激光武器,用于拦截无人机和火箭弹。目前,美国最常用的激光武器包括车载的 “高能激光战术车辆” 以及舰载的 “宙斯盾” 激光系统 。除现有装备外,美国近期测试的新型反无人机系统中,激光武器射程可达5000 米。射程越大,可打击范围越广,能为防御争取更多时间。不过,美国的激光武器并非十全十美。当天气不佳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会干扰激光能量传输,致使射程缩短、效果大打折扣。总体而言,美国激光武器的射程优势显著,远超日本的同类武器……【日本的激光武器】美国在激光武器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态势,而日本则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一直在稳步推进该领域的研发工作。近年来,低空无人机带来的威胁日益增大,日本防卫省将激光武器视为重要的防御手段。特别是近期亮相的 10 千瓦级激光电子战车,充分彰显了日本在激光武器方面的实力。这款战车能攻击 1200 米远的目标,仅需 2 到 3 秒就能击落目标无人机。其射程虽不及美国的 5000 米,但胜在小巧灵活,实用性强。该激光武器的一大特点是机动性良好。其战车采用 8×8 轮式装甲底盘,不仅可实现快速部署,在崎岖地形中还具备较高的隐蔽性。并且,激光系统设计紧凑,适配中型装甲车,不像传统防空武器那样依赖大规模后勤保障。成本方面,与美国类似,其发射成本极低,每次发射仅需几百日元,换算成美元还不到 1 美元。不过,这一激光武器只是日本的新型装备之一。从近年来的发展态势看,日本的策略是以 “实用性” 为核心,稳步推动激光武器的普及。日本的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分别研制出 2 千瓦和 20 千瓦级别的激光武器系统。2 千瓦的系统专门用于击落 100 米内的微型无人机,20 千瓦的系统则能摧毁 1200 米外的目标。这些武器看似 “功率不算突出”,但应对低空无人机威胁绰绰有余,也能满足日常战术需求。除现有武器外,日本实际上还计划开发功率更高的激光武器。他们打算在2025年启动 “舰载激光系统” 项目,旨在应对无人机蜂群的攻击。蜂群无人机战术被视为未来战争中可能改变战局的手段,日本的激光武器研发正试图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如此看来,日本激光武器的发展走的是 “小步快跑” 路线,研发出的成果颇具看点。说了这么多,那中国的激光武器情况如何呢?最远射程能达到多少?【中国的激光武器】中国在激光武器研发领域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在反无人机和低空防御方面,已拥有极具竞争力的装备。中国的激光武器体系丰富多样,涵盖战术激光武器和高功率激光防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近距离防空、要地防御等多个场景,正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激光武器发展风格。在近几年的珠海航展上,多款典型战车亮相,如车载战术激光武器、LW - 30 激光武器系统,以及此次重点介绍的 LW - 60 激光武器系统。LW - 60 激光武器系统的一大亮点是,其射程可达 6 公里。这不仅远超日本目前展示的 10 千瓦战车 1200 米的射程,也超过了美国的部分车载型号。LW - 60 既能通过摧毁无人机外壳,也能利用光束烧毁其内部电子元件,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LW - 60 除了能造成硬毁伤,还具备软杀伤能力。例如,它可以干扰无人机的光电设备,使其失去探测能力甚至完全失控。这种灵活性使其在战场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无论是要地防空还是行军途中的防御,该系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不仅 LW - 60 实力出众,中国的 LW - 30 系统同样性能卓越,其最大功率可达 30 千瓦。它响应迅速、打击精度高,能在 800 米距离内烧穿 2 毫米厚的钢板,对于小型无人机而言,堪称 “克星”。LW - 30 的作用不仅限于对付无人机,它还能用激光束干扰光电制导武器,如空地导弹、制导炸弹等。整体而言,中国激光武器的射程曾被认为与美日存在差距,但中国并未满足于此。航天科工集团正致力于研制功率更高、射程更远的激光武器系统。例如,近期披露的一款兆瓦级激光器,目前虽处于试验阶段,但一旦成功,其杀伤范围和打击能力将提升至全新水平。对激光武器的介绍已近尾声。那么,众多激光武器之间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到底哪一款更具优势呢?【三国激光武器的差异与未来走向】
实际上,最大的差异源于不同国家基于未来战争所制定的战略。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国家的激光武器,表面上似乎都聚焦于无人机和低空防御领域,但实际上,它们的研发策略和目标用途大相径庭。美国的激光武器从一开始就着眼于 “全球部署” 这一战略需求,因此,无论是车载、舰载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机载激光武器,其目的都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实现 “随时拦截、随地防御” 。
日本的激光武器多以防御为主。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较小的岛国,在军事防御上更侧重于低空防御。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激光武器通常小巧轻便,十分注重战术灵活性。中国在激光武器研发方面,采取的是 “多元化” 策略。中国激光武器的研发,兼顾战术防御与战略应用,无论是车载平台还是固定平台,目标都是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LW - 30 侧重于近程防空,而 LW - 60 的射程则扩展到了 6 公里。同时,中国还在持续研发功率更高、射程更远的激光武器。在这种 “全面覆盖” 的思路引领下,中国的激光武器体系得以快速发展。但实际上,射程仅仅是评判激光武器性能的一个方面,除了 “能射多远”,还需考量 “射击精度” 以及 “适用性” 。激光武器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即环境适应性。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面临着激光光束在恶劣天气下容易衰减的问题。未来的发展中,各国必然会依据自身不同的需求调整研发重点,持续推动激光武器的发展,而最终的成效,只能交由时间来检验……